《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有 64 卦 384 爻和各自的说明(卦 辞、爻辞),卦辞的作者相传为周文王,爻辞的作者相传为周公旦;易传包括解释 卦辞、爻辞的七种著作共十篇(号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伏羲画卦之后,经 过文王、周公系辞,孔子作传,汉儒整理,经和传就合二为一,名为《周易》,被 奉为儒学经典为后人传习。(儒家之外,还有传易者,此不赘述) 《周易》是一部很难读懂的经典著作。因为它是哲学著作,号称六经之首,所 讲道理皆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形而上者;它还是一部讲占卦的著作,魏晋以后 归于玄学。占卦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预测,而预测本身就给人雾里看花似懂非懂的 感觉;而且,《周易》是用比喻说理的方法来立论的,所谓“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用自然的、社会的、人身的“象”来演示吉凶祸福;最主要的是,它成书于 3000 年以前(指画卦与经文),之后经几代人补充完善注解诠释,其产生时代的生产生 活条件、自然和人文环境、思维方式和所使用的语言、所类比的事物对现代人来说 已经十分隔膜。因为这四个方面的原因,要读懂它需要认真下一番咬文嚼字的功夫, 理解它深藏的意蕴更非一般学力和毅力所能及。 在中国传统经典著作中,《周易》又是一部知名度很高的书,大凡对中国传统 文化稍有了解的人没有不知道的。解读《周易》,历来有理学、玄学两派,近些年 来,许多人推崇其玄学的一面,即使街头卖卜之人,也常常以之为标榜。正因为如 此,人们只知《周易》是讲算卦、测命甚至风水营宅之书,加之以此牟利者推波助 澜,鲜有细读其文字、深究其义理者。所以,《周易》提起来好像人人都知道,却 又人人说不明白。这就造成了《周易》的知名度很高而普及率却很低的局面。 对于广大读者来说,知名并非“知实”,而不知实则易误入歧途。因此,号称 “六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实在有向国人普及之必要。而要达到普 及的效果,对于读者来说,首先要读懂原著。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过: “一个人若不能哲学著作原文,要想对它们完全理解、充分欣赏,是很困难的,对 于一切哲学著作来说都是如此。这是由于语言的障碍。加以中国哲学著作富于暗示 的特点,使语言障碍更加令人望而生畏了。”这就要求我们读原著时要在文本句读 上下功夫,面对时空异处的《周易》文本,应该把它转化为人人易懂的现代汉语文 本。尤其是应该揭去蒙在六十四卦上的神秘面纱,还原其平易的、生活化的说理的 本来面貌。本书所期望的,就是构架起一座桥梁,沟通古今,贯穿体用,混一数理, 使《周易》真正成为一部中国人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启蒙读物,一部 开启智慧、学做君子、安身立命的人生教科书。 完成这样一个任务绝非易事,本书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对《周易》经传文本,以先秦典籍为参照,逐字逐句考核,尽量厘清其原 始意义以及在文本语境中的意义。二、对文本所涉及的典章文物、礼仪制度准确考察,尽量模拟农耕渔猎时代先 人的视角来观照文本记载的生活经验、社会情状。 三、对卦辞爻辞,按段采用直译的方法翻译为现代汉语,以求尽量保持原来的 语义和语序,对理解有困难的词语做简要的疏解。在此基础上缀以解读文字,以阐 述一己之见,作为理解之辅助。每一卦还附以总论,简要概括全卦及各爻的基本含 义和指示趋向。 要读懂文本,我们还要了解《周易》创制者的思维方式和理论逻辑。 《周易》立论的基础是阴阳,表现在卦画中为奇偶,表现在卦象中为刚柔,表 现在卦变中为动静。画一奇(━)为阳,画一偶(╍)为阴,三画而成卦,进一步推 演为 64 卦,代表着我们观察世界的 64 种视角;阳性刚,阴性柔;阳主动,阴主静; 刚柔相推、动静变化则气象万千衍生万物,演绎出各种各样的运动形态,预示出 384 种发展趋向。这是《周易》占卦的基本逻辑。 《周易》的说理方法是比类象形,说白了就是比喻、类比,每一卦都有与之相 对应的形象和事物,都反映了自然化育和人类成长的某种经验。古人通过仰观俯察、 远取近取来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己,获取经验和智慧。反过来 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拟物象形,画卦观象,来体悟天地之道,来指导人生之旅。 古时生产力低下,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全凭自身的体力和脑力,因而感知自然的能 力往往强于现代人,对易理的体悟和理解也往往强于现代人。学习《周易》,要求 我们对古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策略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体会他们的叙事方式。 比如,卦爻辞中常出现“利涉大川”这样的描述,凭借舟楫桥梁涉水渡河,在现代 人看来并非不可克服的困难,而古人却视作极大的困难和挑战,所以“利涉大川” 就承载着有利于克服困难、战胜自然、突破障碍、顺利达成希望的判断和预测。再 如震为长男,所以有阳刚、变动、不安、奋进的含义,联系宗法社会的嫡长制,还 表示后继有人、社稷有主的意义。 《周易》六十四卦中,起统领作用的是《乾》《坤》二卦。乾是阳的极致、刚 的极致、动的极致,而坤是阴的极致、柔的极致、静的极致。《系辞上传》说“乾 以易知,坤以简能”,意思是乾因为容易而智慧,坤因为简单而能成。乾主宰着万 物的开始,坤主宰着万物的生成;也可以说乾是万物开始的状态,坤是万物生成的 状态。“易”有变易义,代表流动的时间;“简”与空间的“间”相通。如此,则 “易”表示时间,“简”表示空间。乾(天)、坤(地)为万物提供了时间、空间, 鼓动万物遵循各自的规律生成运化、周流不息。因此也可以说,乾、坤是生成其他 62 卦的母体,62 卦中的每一支阳爻就是一个乾卦,每一支阴爻就是一个坤卦,它们 分别具有乾和坤的特性和能量。 《系辞上传》道:“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这里的“乾”“坤” 分别指阳爻和阴爻,朱熹解释说:“易之所有,阴阳而已。凡阳皆乾,凡阴皆坤。 画卦定位,则二者成列而易之体立矣。乾坤毁,谓卦画不立。乾坤息,谓变化不行。” 这是说,乾坤是易经的基础,也是 64 卦的基础,64 卦就是乾坤排列变化生成的。 同时,乾坤又是学习易经的门路。孔子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乾坤就是阴阳, 阴阳变化就是易经。要读懂易经,首先要从明白阴阳变化之理入手。 《周易》讲的是自然之理(即天地之道),更是人生之理(即人之道),古人 已经认识到天人合一的道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生之理就是自然之理在人身之 上投射的影像。所以,《周易》可以看做是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儒家的人生理想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最基本的功课,而修身就是教人做君子,教人 向善、向上。世上人的德行从贵到贱有圣人、君子、小人之分,圣人不可多见,小 人是圣人、君子教育和引导的对象,而构成社会主流、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应 该是君子。君子有什么标准呢?《周易》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 乾坤二卦给人的启示,能够以此为修身标准的,一定是君子,甚至进而成贤成圣。 总览 64 卦,都是以君子为标准来立论的。其中有 53 卦的《象传》中有“君子以……” 的句式,表示君子观此卦象而体悟人生之理事业之理。其他 11 卦的《象传》则以“先 王”、“后”、“上”、“丈人”作主语。很明显,《周易》就是一部君子教科书, 是一部教人成贤成圣的“葵花宝典”。 《周易》(包括《周易》的前身《连山》《归藏》)还是一部政府决策的参考 书。《尚书·洪范》阐述了我国古代以皇权、神权为核心的政治哲学理论,论及行 政决策时,即将卜筮作为重要的一环。其文曰:“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 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谓之大同。” 意思是,君主决策的时候如果有大疑惑,拿不定主意,则要征求几个方面的意见: 一是要征求自己的意见,看自己内心是怎么想的,二是要征求卿士们的意见,三是 要征求庶人的意见,四是要看卜筮的结果。卜是钻龟,筮是占卦即用《易》。实际 上是五方面的意见,如果五方面的意见都相同,那就叫做大同,表示事情可行。如 果有三方面同意,两方面反对,则为吉,表示事情有条件地可行。这有点少数服从 多数的意思。卜筮也就是决策的参考。在古代,重大决策是要通过卜筮的,殷商时 期卜筮之风盛行,甚至将卜筮当成是政治生活的决定因素,以致无事不卜,无日不 卜,殷墟出土的大量的龟甲契刻记录便是明证。相传为春秋末年产生的《左传》一 书中就有十余处占筮案例的记述,所占之事涉及战争、疾病、立嗣、生育、嫁娶、 纳主、用人等等。以此可见用《易》在古人政治生活中的普遍性,也可见其在社会 管理层的普及性。 《周易》提供的预测原则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互相参照。《周易》认为,万事 万物,变是必然的,变的动力是阴阳的此消彼长。64 卦,每一卦代表了一种必然性, 所以称为“本”;而卦中的每一爻则代表了即时的偶然性,所以称为“用”。全卦 有吉祥的预兆,不一定卦中每一爻皆吉。因为在通往吉祥的路上,也许会荆棘塞途。 全卦有凶险的预兆,不一定每一爻皆凶,因为在陷入凶险之时,也往往有翻盘的机 会。所以,64 卦没有绝对的好与坏,这要看所处时机和位置。唯有地山谦卦( ), 卦辞为“亨。君子有终”,其六爻三吉三利,不见困难与险阻。这也足见圣人对君 子所应具有的谦虚这种品格的肯定与褒奖,足见《周易》的伦理学倾向。 《周易》卦辞中使用比较多的概念是“元”、“亨”、“利”、“贞”,64 段 卦辞中,“元”使用 12 次,“亨”使用 39 次,“利”使用 58 次,“贞”使用 32次。“元”的本义为头,引申为开头、起始、创始、产生,在卦辞中适用于开始、 创造;“亨”与享、烹通用,表示用烹饪食物来祭享神灵,达到与神灵沟通的目的, 所以有了“通”、“顺利”义,在卦辞中适用于过程;“利”本义为以刀割禾,表 示刀刃锋利,引申为有利、获利、好处,在卦辞中适用于结果;“贞”义为坚定、 正道,也是对占卜师的称呼,在卦辞中适用于守成。元亨利贞连到一起的意思就是 开始某种创造性活动,一切都很顺利,取得了符合心愿的结果,这有赖于求卦之人 内心之正确坚定,也要以坚定之心才能守护成果。 《周易》中经常使用的还有两个重要概念,一个是“中”,一个是“正”。“中” 主要指六爻卦的二、五两爻,因为它们正好处于下、上两卦的中间位置。儒家崇尚 中庸之道,讲究不偏不倚,公正无私,无论做人、处事,中道而行是最高境界。“正” 则涵盖六爻,六爻之中,初、三、五是阳位,二、四、上是阴位,阳爻处阳位,阴 爻处阴位,都叫做“正”,也叫“当位”,在适当的时候,处于适当的位置,也是 一种优势。然而还有“中胜于正”之说,“中”的位置本身就正当,所以中就兼具 正的特性,两相比较,“中”更具优势。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坐标系,如果 把坐标的垂直轴看作时间,水平轴看作空间,那么,每一件事,每一种物象,都有 独有的交叉点(原点),这个交叉点可以叫做“中”,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 做合适的事,就是“中”。 《周易》中用来预测结果的常用词有“吉”、“凶”、“悔”、“吝”、“无 咎”,384 爻的爻辞中,“吉”使用 113 次,“凶”使用 50 次,“悔”使用 29 次, “吝”使用 19 次,“无咎”使用 84 次。吉、凶代表事物有利、不利两端,“悔” 表示有悔意而趋吉,“吝”则表示不知悔改而趋凶,无咎则是有惊无险,不必担心。 细想人生在世,遭遇之事成千上万,结果无非是吉、凶、悔、吝与无咎。人的主动 性就在于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适时改变处事的方式,坚持修养自己的德行。从这 个角度看,《周易》不只是预测吉凶祸福,更是在指导人生实践,指导人们如何趋 吉避凶,追求幸福。 除了弄清上述这些概念、词语之外,要深入探讨《周易》传文的意蕴,“易传” 的研读是十分必要的。《易传》共七种十篇,有《彖传》上下、大小《象传》、《文 言》、《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号称“十翼”, 像鸟之羽翼,是解经的基本参考。《系辞》上下传主要阐述了《周易》产生的理论 基础和应用方法,《说卦传》主要说明了八卦的性质及其万物类象,《序卦传》说 明 64 卦的排列顺序及其理由,《杂卦传》则以两两相对的形式比照说明 64 卦的属 性。以上 4 种 5 篇单独放在经文之后。其他 5 篇,《文言传》专门解释《乾》《坤》 二卦,放在二卦相关地方;《彖传》(上下)是对 64 卦卦辞的解释,放在每一卦辞 之后;《象传》分大小演绎卦辞和爻辞,分别放在每一卦的卦辞和每一爻的爻辞之 后。理解这些带有“导读”性质的文字,是我们读懂《周易》64 卦的必由之路。 本人研习《周易》30 余年,以朱熹的《周易本义》为原本,参酌诸位先哲近贤 的易学经典,考察先秦诸家遗文,披览历代史家之言,观察社会万象,殚精竭虑, 不无心得。又历经三载,连缀为文,希望对于有意学易者有所助益。本人认为,读 《周易》要从读懂原著入手,而第一要过的就是文字关,用清晰确定、明白晓畅的语言解读《周易》,正是本书着力之处。另外,本书得益于我所能读到的所有研究 《周易》的著作,但写成文本之时,却撇开除经传之外的所有著作,完全任由自己 的思想驰骋其中,为的是不落窠臼,冲破羁绊,自言自语,尽情挥洒一己之见。希 望读者诸君能体察作者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