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移动通信( 5G)承载着“万物互联”的愿景,是面向未来的关键基础设施,也是众多潜在创新、应用的重要使能平台。
业界关于5G的讨论开始于2012年。在许多讨论中,术语“5G”用于指代特定的第五代无线通信技术。但是, 5G还经常在更广泛的环境中使用,除了通信技术之外,还常用于指代下一代移动通信所能够提供的各种服务和创新,及其所承载的愿景。
本书将聚焦5G移动通信网络,系统介绍5G网络架构、关键技术、组网实践,并力求兼顾完整性、前瞻性、实用性。
1. 完整性: 5G移动通信网络包括核心网络、无线网络、无线空中接口等。各部分紧密配合,不可或缺。而且,相比于之前几代移动通信系统, 5G无论是核心网还是无线网均做了极大的创新。
2. 前瞻性:国际标准是通信系统开发、部署、运营的依据与基础。作为面向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 5G的系统设计与标准制定工作也在持续进行,使得5G的技术内涵日益丰富。了解5G,需先了解标准。
3. 实用性: 5G移动通信网络已走向部署和商用。 5G核心网组网部署、 5G无线资源管理及算法、 5G无线网络规划等内容与5G组网实践紧密相关,但在标准中较少涉及。5G架构设计、技术研究、标准制定由业界合力完成,凝聚着全行业的智慧与努力。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梳理,既是对我们工作的总结,也希望能够对5G产业做出一份绵薄的贡献。
本书立足于现代移动通信的发展,针对5G移动通信技术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5G移动通信是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演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必定以“人的体验”为中心,在终端、无线、业务、网络等领域进行融合及创新。本书主要针对5G移动通信技术在增加覆盖、增加信道、增加带宽等方面的要求,对其相关技术进行总结概述,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覆盖增强技术;二是频效提升技术;三是频谱拓展技术;四是能效提升技术;五是其他相关技术。另外,本书通过对高效传输、全双工通信及新型网络架构等技术的阐述加深人们对5G的了解。世界的发展推动技术的演化,保持对新兴技术的思考和研究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罗正岳,男,汉族, 1982 年 8 月出生,重庆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正高级工程师,毕业于重庆邮电大学,现就职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合川分公司,任支部书记、总经理。 2018 年曾荣获中国铁塔技术进步奖, 2020 年曾荣获重庆市科学技术三等奖。主持编制重庆市建设工程配建 5G 移动通信基础设施技术标准,参与编制重庆市建筑消防应急通信设施技术标准,申请专利 7 项(其中发明专利 4 项)。
吴鸿,男,汉族, 1986 年 7 月出生,重庆人,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毕业于西南大学,现就职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合川分公司。有丰富的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和维护经验,曾主导多个地区5G 移动通信网络专项规划编制。在推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中,主持过多个地区 5G 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进行时,主持过多个地区电信普遍服务基站建设。在著名通信行业刊物中发表过多篇论文,拥有多项通信行业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