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植物等作为载体来衬托出人类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而园林景观在城市规划中为城市的生态环境起着调节气候和美化空间载体的作用。其一方面可以防风沙,净化空气,保护水土不流失,降低噪声,美化环境,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另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人居生活环境的改善,也是反映城市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而营造出怡人的、舒适的、安逸的景观表现环境。因而,园林景观在城市规划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城镇化步伐也在加快,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也越发重要起来。因此,深入开展城市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研究,有着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本书从城市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切入,系统阐述了城市规划的产生及其历史、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概括总结了城市发展依据的论证和确定、城市用地评价和选择、城市组成要素的规划布置和城市总体布局等城市总体规划相关内容;详细阐释了园林景观设计的特征、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历史,以及地面铺装设计、山石设计、植物设计、水景设计、景观小品设计等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并从空间造型基础、空间的限定手法、空间尺度比例、设计原则与步骤等。
本书在内容编写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可作为普通高校园林工程技术,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园林绿化工作者和园林爱好者阅读参考。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学术水平有限,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潘红奎,男,汉族, 1976 年 9 月生,河南漯河人,本科学历,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现就职于河南省漯河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心,现任修剪队副队长,园林工程师。 2011 年获漯河市第三届“银鸽杯”职工技术运动会园林技能大赛综合技能二等奖; 2012 年《漯河市林下经济魔芋引种栽培试验与推广技术研究》,获漯河市人民政府颁发“特等奖”; 2015 年《漯河市黄桃引种、栽培与示范推广》,获漯河市人民政府颁发“一等奖”。
李映醇,女,汉族, 1988 年 9 月生,北京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就职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河湖事务中心。自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园林相关工作,已有 10 余年,在园林相关工作内容方面经验丰富,尤其在城市河湖绿化养护方面,并且养护措施意见被多城市采纳且应用。曾负责多个城市河湖绿化养护项目,其中就有门城湖景区及黑河沟等城市景观河道的绿化养护、提升及设计等项目,并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