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是一个广义的、不确定的概念,同时又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社会范 畴。作为一种历史过程,群众文化几乎贯穿着整个人类的文明史;作为一种文化结 构,群众文化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作为一种生活内容,群众文化几乎涉及 人们所有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艺术活动,群众文化又几乎涉及所有的文学艺术活动 形式。从文化现象层面而言,它具有人类的普适性;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 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从文化建设层面而言,群众文化是具有中 国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工作队伍,群众文 化活动、群众文化管理等内容,其中最核心的是群众文化艺术活动。 对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我们不光是要被动地去满足它,在更深层次上,还需要 主动地创造它,这样才能真正地想人民群众所想、乐服务对象所乐,丰富中华民族整体 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强调满足社会各阶层文化娱乐需求的同时,我们还要充分融入政府 主导的公益性文化、市场主导产业性文化之中。在这样的氛围里我们会发现,文化需求 是可以满足的,也是可以创造的。好莱坞的电影、日本的动漫等文化产品,更多的是一 种在市场消费领域的文化创造,所以,文化产业在这些国家被叫作“创意产业”。要针 对人群的潜在文化需求和文化市场,予以分析、开发,定向制造文化产品和创新文化 服务。创造需求,驱动潜在需求,在我国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点,我们刚刚有 所认识,需要得到更多人,特别是直接从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人的认同。 本书旨在对群众文化工作概论与实践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希望能够促进广大群 众积极投身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等日常性群众文化 活动之中。只有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大文化惠民工程的整体推进 力度,才能为构建和谐群众文化供求关系做出更大的贡献。
房宁,女,汉族,1981 年 4 月生,山东菏泽人,本科,毕业于西安工程科技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现任山东省东明县文化馆副馆长,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十七年,组织策划大型群众文化活动近百场,发表群众文化论文 10 篇,美术、书法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展览并获奖。
刘苏敏,女,汉族,1973 年 7 月生,山东菏泽人,本科,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现就职于山东省菏泽市中共牡丹区委党校,职称讲师,教员,主要从事传统文化、党史党建、廉政建设与反腐败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公开发表论文数篇,并先后主持省级及以上课题 2 项,多次参与菏泽市级课题的研究,并荣获“十三五”重点课题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