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作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前期性、基础性工作,是构成地理信息产业的基础和主干。它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各种专题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信息,其成果是进行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农田建设、能源、交通、水利等大型工程建设、城乡规划建设、土地开发利用、重大灾害监测预报和科学研究、国防建设以及国家宏观管理决策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随着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科学技术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目前,国内外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下列主要趋势。
大地测量自采用快速高精度空间定位技术,特别是GPS技术以来,逐步从静态大地测量发展到动态大地测量,作用范围从地球局部区域扩展到全球,研究对象从地球表面几何形态深入到研究地球内部物理结构及其动力学机制,传统大地测量理论和技术将产生重大变革。应用大地测量技术对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变化进行精确监测和研究,及时对因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灾害做出精确预报将受到普遍的重视。
摄影测量的发展经过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时代,已经进入到目前的数字摄影测量时代。数字化摄影测量系统已经进入商品化的阶段;将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促进了测绘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利用GPS确定航摄外方位元素,从而实现无地面控制点或少地面控制点的航空摄影测量,摆脱繁重的野外控制测量工作。
遥感技术正朝向多种传感器、多级分辨率、多频谱、多时相的信息获取和快速实时的智能化信息处理的方向发展。利用遥感技术对大陆、海洋、大气等地球环境的变化进行长期观测和分析,已经与遥感制图,地球资源调查一样成为遥感技术的主要方向。高分辨率卫星摄影系统、高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合成孔径雷达等新型传感器及其影像信息处理系统日益受到重视。
地理信息系统已在某些专业得到应用并进入商品化生产的阶段,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使GIS向多样化和分布式处理迈进。在信息存储、数据库建立、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和自动制图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 GIS逐步进入开发分析、评价、预测、决策支持模型以及增加智能化功能的发展阶段。 GIS将各种空间信息与自然、社会、经济及其他要素相结合,用于研究局域和全球性问题。光盘存储技术、可视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在GIS中的应用也日益引人注目。 GIS、 GPS、 RS三系统集成,满足实时、准时要求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将大大加快空间信息获取、处理与更新的速度,提高测绘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为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以及管理决策提供更广泛、更有效的服务支持。
地图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层次、多领域、多时态、多功能的特点,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将使地图制图学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工艺过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研究解决利用遥感技术和其他手段快速更新地图信息,实现地图内容的自动综合,以及研制实用化专题地图设计专家系统、地图自动编辑制版系统和地图信息分析应用专家系统,是当今地图制图技术发展的关键。
海洋测绘方面,海洋测绘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向高精度、全覆盖、全过程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采用以卫星定位技术为核心的多手段组合定位以及用卡尔曼滤波等方法处理提高测量定位精度;研制高精度条带式测深系统、航空航天遥感测深系统等,实现海洋信息全覆盖测量;继续提高海洋测绘自动化程度,建立与海洋测量外业一体化的海洋测量数据库,与海图自动制图系统衔接,建立数据库,最终建立海洋测量信息系统。
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测绘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服务对象也越来越多。现代测绘学的内容广泛,任务涉及面大,是现代高新技术互相渗透的结果。现代测绘学与传统测绘学有所不同,它不只是手段先进,方法新颖,而且其研究和服务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广泛,重要性越来越显著。
王世超,男,汉族, 1989 年 10 月出生,河南禹州人,本科学历,2012 年毕业于青海大学,现就职于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环境调查院,先后主持完成的项目包括新乡县农村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及数据库建设项目、新密市城区不动产确权登记及数据整理项目、新密市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先行示范项目、新密市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发证项目等,任职以来获得的荣誉包括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
朱君,男,汉族, 1980 年 8 月出生,湖北天门人,本科学历,工程硕士, 2003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现就职于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注册测绘师。曾主持过各类项目五十余项,获省部级以上优秀项目奖八项,发表论文十余篇,获济南市优秀青年勘察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