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达国家防灾减灾的先进理念逐渐引入我国,“地质灾害”作为一个专门术语用于概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逐步为政府、社会和学术界所接受。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活动频繁,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隐患多、分布广,且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强,防范难度大。特别是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地震、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给生产建设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而且,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新形势下,公民社会对防灾减灾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个人价值和人文关怀越来越强,对地质环境安全要求和地质灾害识别、认识、评估、预测和减灾服务的期望愈来愈高。
因此,地质灾害防治就成为关系人的安全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成为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管理和法律的问题,有时甚至转化为涉及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所以,对地质灾害进行勘查和综合防治是十分关键的,这也是本书要讲述的重点内容,同时希望通过对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为灾害的应急与治理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