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对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而目前众多矿山企业的资源储量正在或已经枯竭,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为缓和与解决矛盾,必须加强地质找矿工作。
随着地表露头矿、浅部埋藏矿体的日渐稀少,中深部找矿已势在必行,但中深部地质找矿难度成倍增大。众所周知,在中深部地质找矿中地球物理方法的勘查应用必不可少,其作用和效果越来越显现,但物探方法多种多样、侧重面不尽相同,加之地质环境与矿产资源类型纷繁复杂,如何有效地利用物探方法,得出准确可靠﹑符合客观实际的解释推断结论,为地质找矿提供可信的依据,这是每一位地球物理工作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物探方法的技术特点进行研究和讨论,总结出各种常用方法的适用范围、性能特点并加以推广应用,切实提高物探方法在地质找矿中的作用与效果,实现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与矿产勘查有关的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第一, 3S技术,即空间定位系统,遥感( RS)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为目前对地观测系统中空间信息获取,存储管理、更新、分析和应用的三大支撑技术。第二,航空物探,常用的有磁、电磁、重力和伽马能谱测量,是短时间内能在大面积地区上进行连续测量的方法,在许多情况下,经济效率高、地质效果好。航空物探主要是从事小比例尺大面积的物探普查工作,由于GPS、 BDS的迅速发展,可以实时地确定测量飞机的三维空间位置,其定位精度可达到分米级。物探测量仪器进一步小型化、智能化,操作简便。航空测量可获得与地面测量同等的效果。第三,区域化探的发展。上述诸方面发展成就,使矿产勘查出现了“快速扫面,面中求点,逐步缩小和筛选靶区”的系统勘查方法。
本书较详细地介绍了金属矿产系统勘查技术与实践,书中首先对勘查区找矿预测基础与中国大陆金属矿产的区域做了简要的分析,接下来重点研究了矿产系统勘查、勘查工程系统及探矿工程地质应用技术、岩矿取样及矿产质量、矿石加工技术,最后探索了地质勘查高新技术的发展路径及高光谱矿物填图技术与物探方法在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应用。书中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实用、有效为原则,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与相关的技术规范,规程形成互补,旨在对从事野外生产一线的广大地球物理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期共同提高物探方法在地质找矿中的作用和效果。
梁成,男,汉族, 1982 年 11 月出生,山东临沂人,本科学历, 2017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 现就职于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七地质大队。 发表论文 10 余篇,获实用新型专利 1 项,科技成果鉴定国内领先 1 项,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1 项,中国地质学会 2013 年十大地质找矿成果 1 项,山东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2 项,获山东省地矿局科学技术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3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