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及环境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科技、文化、教育、传统习惯及政治等方面,且各方面相互影响。其原因是多层次的;工业结构不合理,如高能耗、低附加值产业多;制造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处于低端;第三产业不够发达;技术相对落后和政策方面的原因等。节能往往是软指标,政策相互不配套,贯彻不力,管理职责不清,号召多,落实少。用能企业、机关及个人没有真正节能的驱动力和意识,更有传统习惯、文化、观念及道德层面等原因。而日常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主要是后者造成的,所以通过全民科普节能减排知识,可尽量减少,逐渐杜绝此类现象发生。
本书总结了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所实施的节能减排政策,包括出口退税率调整、资源税调整、差别电价政策、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关闭低效率企业和自愿节能行动等,并通过企业微观数据和双重差分等微观计量方法,分析了这些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在综合分析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历史实施效果,并结合国际相关政策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了相关理论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以下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怎样“合理设计”的节能减排政策能够达到环境与产业经济的双赢发展本书的研究为未来中国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下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并且系统总结了环境保护规划发展历程,对比研究了我国环境保护规划和相关规划的关系,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四规”协调统一的思想,视角开阔,研究深入,是对我国环境规划体系的创新,明确了环境保护规划在我国规划体系中的定位及作用,为开
展环境保护规划的法制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
本书为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是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道路的有益尝试。因此感到由衷的欣慰。
赵健忠,男,汉族, 1969 年 7 月生,江苏苏州人,研究生学历,1994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硕士学位,二级建造师。 2001 年又获得南京大学工商管理 MBA 硕士学位,副高级工程师。 2019 年获得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三届科技领军人才,现任中升太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主持参加废水、废气处理项目近百项,其主持项目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环保工程荣誉证书、苏州市科学进步奖,已获得专利 7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