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Home > Books
Research on Archives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Archives System
档案管理与应急档案体系建设研究
ISBN: 978-981-5114-07-2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档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档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具有能够确保一个国家的阶级意识得以实现、能够满足人们研究历史的学术需要、能够满足人们追溯过去寻根探源的情感需要、能够满足人们实现自治主体建构的民主需要和民族需要等功能。也正是因为档案具有其他文化载体所不具有的独特功能,档案的特性才是永恒的,而档案的永恒性也注定了它必须经受各种损毁危机的考验。
鉴于档案与档案工作的独特属性,重大突发事件对于档案工作影响不容小觑。此外,重大突发事件增量档案还具有形成领域的广泛性形成主体的多元性、内容的丰富性、载体的多样性、价值的独特性、应急管理的时效性、形成过程的非常态性等特点。为此,基于档案工作的特性,加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应急管理研究成为十分迫切的一项任务。
本书的特点有如下几项。
1. 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科学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预防灾害和减轻灾害损失,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与逐步完善,有助于我们的各级组织、机构更加从容、自信地应对灾害与危机。
2. 档案工作视野下的重大突发事件,具有事件的突发性、事件的衍生性、后果的破坏性、应对的复杂性等特征,要求档案系统相关部门采取有别于档案常态化管理的特别措施予以紧急应对、处置。
3. 重大突发事件档案应急管理是顺应人类社会风险问题日益增多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兴管理领域,目的在于防范或化解重大突发事件对于档案安全的威胁,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与科学管理,促进国家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存量档案应急管理的重点在于确保安全、兼顾利用。增量档案应急管理的重点在于及时地收集与利用。
4. 重大突发事件档案应急管理体系是基于组织整合、资源整合、信息整合、行动整合等应急要素整合而形成的一体化系统,是档案管理应急组织体系与档案管理应急行动程序的集成,具体由档案应急管理组织系统、档案应急管理体制、档案应急管理评估工作、档案应急管理机制、档案应急管理法规制度体系、档案应急管理预案体系、档案应急管理保障系统等构成。

Editor-in-Chief

刘作伟,女,汉族, 1978 3 月出生,黑龙江大庆人,本科学历,2006 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现就职于大庆油田档案馆,地质资料中心,负责全油田勘探开发类档案管理工作。先后发表国家级和省级论文共 9 篇,省级、石油集团公司级项目、课题、创新成果等 5 项,参与编辑出版图书著作 2 部,《发挥档案科技价值助力页岩油新会战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利用案例,在 2021 年度经济科技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案例评选中,荣获集团公司一等奖,评选为国家档案局一类案例。

李昊,女,汉族, 1993 6 月出生,河北唐山人,本科学历, 201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现就职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应急救援和训练中心, 2021 年度考核获得嘉奖。

孟祥国,男,汉族, 1981 4 月出生,山东济南人,本科学历,2003 年毕业于西安财经学院,现任山东省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自 2004 年以来一直从事人事档案、办公文书档案等相关工作,有近二十年丰富的档案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