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Home > Books
Museum Cultural Publicity and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博物馆文化宣传与文化产业开发
ISBN: 978-981-5125-49-8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前 言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窗口,也是一个国家和地 区形象的代表,同时还是人们了解历史文化、启迪人们心智的教育场所和一种特殊的 旅游或文化产业资源。作为公益事业的博物馆又对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产生着巨大的 影响,二者密不可分。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植根于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的,而博 物馆正是传承历史文化、展示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最好载体,因此必将成为文化产业 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在经营中可 以充分利用、发掘博物馆丰富的文物资源、文化信息及其精神内涵,创造出巨大的经 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其经济收益又可以用来促进博物馆等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博物 馆在传播领域引进产业的方式运作,有利于提高历史文化传播的效益和提高文物的利 用率。博物馆是一个主要以实物为媒介的历史文化信息的传播机构,以其陈列展览为 主要传播模式。但陈列展览这种传播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陈列的文物是历史文化 信息的载体,不能用于交换,受传者只能到现场来体验和感受,致使受传者的范围较 小。仅以文物陈列与观众对话往往太单一。若将文化产业的方式引进博物馆的传播活 动中,再建一种文化商品的传播模式,作为辅助手段,弥补陈列展览模式之不足。

本书是博物馆文化宣传与文化产业开发方向的著作,本书简要介绍了博物馆概 述、博物馆与文化传播等相关内容。通过分析“互联网+”视域下博物馆文化的融合传 播,使公众获得了一种虚拟意义上的“在场”,从而借此体验和领悟博物馆文化的独 特艺术价值。另外介绍了博物馆文化产业开发,还对文化消费时代的博物馆文创产品 转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策略、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营销策略以及博物馆 文创产品创意传播做了一定的介绍;通过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以及传播,对博 物馆文化宣传起到重要的实践作用。希望本书可以让读者快速、全面地了解各种博物 馆文化传播的方式。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参阅、借鉴和引用了国内外许多同行的观点和成果。各位 同仁的研究奠定了本书的学术基础,对博物馆文化宣传与文化产业开发的展开提供了 理论基础,在此一并感谢。另外,受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 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Editor-in-Chief

云丽,女,蒙古族,1971 1 月生,内蒙古鄂尔多斯人,本科学 历,现就职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文物保护和旅游事业 发展中心,文博副研究馆员。先后参与了纳林希里镇公路沿线和 呼和乌素水库建设地带文物考古调查、鄂尔多斯市第一批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的“四有”档案工作及文化遗产保护、鄂尔多斯市第 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朱开沟遗址实 施基础设施建改工程、郡王府博物馆二次布展等工作。

朝木日丽格,女,蒙古族,1987 1 月生,内蒙古呼和浩特人, 硕士研究生学历,现就职于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健康科普分会理 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理事,中国商品学会中药标 本馆专业委员会理事。主持内蒙古医科大学校级项目 3 项;副主 编著作 1 部,参编著作 4 部,发表期刊论文 7 篇,会议论文 3 篇; 主持申请专利 1 项。

蒋莉君,女,汉族,1979 1 月生,甘肃天水人,本科学历,现 就职于天水市秦州区邓宝珊将军纪念馆。在本单位担任宣教部主 任,2017 年获秦州区“巾帼心向党 杨帆新征程”演讲比赛三等 奖,2019 年获“石榴杯”甘肃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三等奖。参与 秦州区《榜样的力量》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受到各级单位的好 评;获馆级奖励多次;工作能力得到上级领导及广大群众的认可 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