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首先,建筑企业近几年数量不断扩大、从业人数不断增长,并没有带来企业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在企业发展经营过程中,依然存在管理不到位、行业监管力度不够、资源浪费较大等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行业专业水平上还是有较大差距。事实上,行业中存在相当一部分建筑水平较低的建筑企业,为了节省资金,创造更大效益,在行业先进工法和高新技术方面投入的资金量是十分有限的。由于资金限制,大量建筑企业无法引入掌握先进技术的施工与技术人才,进而造
成该领域的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普遍不高,发展潜力不足。
其次,由于未来中国人口将向老龄化发展以及社会新兴行业蓬勃兴起,建筑企业的下游劳务人员和劳务队伍的发展受到较大威胁,已有劳务人员年龄老化,劳务人员逐渐减少,年轻劳务人员候补不足已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与劳务缺
口增大的矛盾日益凸显,这将进一步助推劳务成本的上升,人工费用的上升挤压着建筑企业原本微薄的利润,给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最后,近年来整体宏观经济下行,建筑企业尤其是国有建筑企业进入了改革“深水区”,国有建筑企业面临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思路转变,单一的建筑施工任务盈利增长点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生存,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企业管理者,对于企
业战略定位的思考显得尤为迫切,如果建筑企业依旧选择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发展,势必会被淘汰。
整体考虑前文的各项内容,建筑业因为相对偏高的贡献率以及就业吸纳,进而演变为新环境下的支柱产业,为经济建设产生了较大的助力,近些年的发展过程进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助力。但是近些年中国建筑产业的竞争有着白热化的趋势,
有着不断走低与萎靡的特征,这导致建筑公司面临大量难以应对的难题,怎样有效应对所存在的问题、针对各大困难问题,探寻理想的发展策略,同时在行业体系内占据充足的优势,为当前建筑公司迫切需求处理的重大问题。国企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在行业内有着显著的优势,可以在某些方面代表整体产业的发展趋势。所以此处围绕国企开展分析,针对详细的经营绩效开展配套的分析和评估活动,一方面有益于管理者更好地认知企业自身的优劣劣势,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升其经营绩效水平与综合实力,更有利于从其他建筑企业从业者从中得到启示与借鉴,进一步驱动整体产业的成长,对于中国建筑产业的未来发展有巨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