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Home > Books
Research on Chinese and Mongolian Translation
汉语与蒙古语翻译研究
ISBN: 978-981-5134-32-2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翻译理论研究是分层次的,总的来说,有纯理论和应用理论之分。应用理论可 分为文学翻译理论和应用(文体)翻译理论。应用(文体)翻译理论又可分为宏观理 论、中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三层,另有特殊研究作为其并列的子项,包括术语的翻译研 究、文本类型研究以及翻译技术研究等。翻译的宏观理论是较高层次的理论,关注应 用翻译的普遍问题和根本问题,它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的指导是价值观、方法论、 认识论和翻译思想层面上的,中观理论受其支配和调节。中观理论是宏观理论向微观 理论桥接的策略、模式(块)方案和方法。微观理论来自于实践,受中观理论的制约 和调节。微观理论研究翻译技巧,贴近实践,可直接用于翻译操作。 复合句作为一种复杂的语言单位,其句法结构形式分析、语义逻辑关系梳理、多 层次关系识别等问题都是语言信息处理的难题。和日语、韩国语一样,蒙古语也是典 型的黏着语,其语法形态丰富,分句通过多种衔接手段构成复合句。基于此,本书选 择现代蒙古语复合句的衔接标记作为面向语言信息处理的蒙古语复合句研究突破口, 通过蒙古语复合句衔接标记研究探讨并列复合句、主从复合句、包孕复合句的构建规 律,以产生式规则进行形式化描述。 目前,复合句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已成为“句处理”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建立复句 标记知识库,对复合句进行结构化建模及知识库构建是解决难题的有效途径。以韩国语 复合句标记知识库为例,基于复杂知识结构表示进行深度语义理解,从计算机识别的角 度通过搭配(组合)关系框架,充分描写复合句标记形态、句法、语义各个层次上的各 项语法特征(属性、基因编码),构建每个复合句标记的语法特征(属性)集为每一个 复合句标记赋予一个特征向量,形成向量矩阵,以便于通过计算机程序获取现实语言环 境下具体某个复句标记的语法属性,从而通过推导方式,求其唯一解。语言学既有基础 科学特性,又有应用科学特性,语言自身研究属于基础科学研究范畴。 本书首先论述了翻译的概述与应用翻译的特点与原则,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蒙 古语复合句研究的基础、蒙古语并列复合句衔接模式、蒙汉语句法手段的对比、蒙汉 语句子类型对比、新时期文学作品的蒙古文翻译、蒙古文著作的汉文翻译以及蒙古族 学生学习汉语句法的偏误。本书内容全面,结构完整,力求体现理论性、实用性的特 点,能够为汉语与蒙古语翻译研究提供指导。

Editor-in-Chief

乌力亚,女,蒙古族,1970 8 月出生。北京市朝阳区人,学历本科。2009 年毕 业于蒙古国乌兰巴托科技大学(语言学专业),获语言学硕士。现就职于内蒙古自 治区正镶白旗公证处,从事蒙汉语翻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