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各类土建工程日新月异,重型厂房、高层建筑、重大的水电枢纽、艰险的铁路、桥梁和隧洞,以及为了向海洋寻找资源、向地下争取空间而进行的各种开发性工程等,都与它们所赖以存在的岩土地层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岩土是一种复杂的材料,无论何种力学模型都难以全面而准确地描述其性状;岩土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再细致的测试也难以完全查明岩土性状的时空分布;岩土又有很强的地区性特点,不同地区往往形成各种各样的特殊性岩土。因此,单纯的理论计算和试验分析常常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需要岩土工程师根据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对关键技术的把握,进行临场处置。
人类和岩土打交道来解决自己衣、食、住、行中的有关问题已经年代久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是建设工程勘察的重要手段,直接服务于地基和基础工程设计。采用合理的勘察技术手段是确保建设工程安全稳定、技术经济合理的关键。由于现代的工程建设不断向更大、更深、更高、更重的方向发展,它又给岩土工程带来了一系列的新的问题。传统的、经验性的岩土工程技术,已经越来越不能够与当代工程建设在质量、速度、环境、耐久以及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相适应。岩土工程建立起自己更完整的体系,更有力的理论,更先进的技术,以及符合客观规律的运作方法,使岩土工程从技术上升到科学,用科学来发展技术、创新技术,已是大势所趋。
由于作者精力有限,再加上时间仓促,书中内容难免存在错误和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李媛, 女, 汉族, 1977 年 12 月生, 山东菏泽人, 本科学历,2009 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 现就职于菏泽市建设工程勘察院,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勘察, 分析水土的各项指标等工作。 参与的工程“菏泽市国贸中心二期工程” “天安国际广场” “菏泽市展览中心” 分别获得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的 2011 年度、 2015 年度、 2017 年度、 2019 年度、 2021 年度山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成果竞赛三等奖。
朱海亮, 男, 汉族, 1989 年 11 月生, 湖北荆门人, 本科学历, 2011 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 现就职于武汉海辰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为该公司负责人。 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勘察,一级建造师, 主持过多个超高层建筑、 高速公路、 水利项目的工程地质勘察, 项目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