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房屋、厂房、桥梁、隧道等建设项目安全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由过去的狭义概念延伸为现在的广义概念,除了结构的安全外,还包括消防、用电、燃气、地质、生态等方面的安全。建筑物、构筑物等在设计、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存在有形或无形的损伤、缺陷等安全隐患。由于岩石和土是大自然产物,它不像钢铁、混凝土等人工材料那样可人为控制,而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如岩土体结构及其材料性能的不确定性,裂隙水和孔隙水压力的多变性,岩土体信息的随机性,模糊性和不完善性,信息处理和计算方法的不确切性和不精确性等。因此,刚进入设计单位的毕业生或年轻的土木工程师,面对此类设计问题往往底气不足,不知如何下手,为帮助他们尽快摆脱这种局面,结合工作实践,撰写了本书。
基坑工程是一个古老而具有时代特点的岩土工程课题。放坡开挖和简易木桩围护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事实上人类土木工程的频繁活动促进了基坑工程的发展,特别是在21世纪随着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以及地下工程的不断涌现,对基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迫使工程技术人员须从新的角度去审视基坑工程这一古老的课题,导致许多新的理论、新的经验或研究方法得以出现与成熟。
本书主要研究岩土工程设计与地基处理措施,本书从边坡工程介绍入手,针对轻型支挡结构设计、基坑工程设计以及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另外对桩基础设计做了一定的介绍;还对地基处理措施包括地基与基础处理、软弱地基处理、地下连续墙处理、非开挖施工进行了分析研究。
在本书撰写的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参考资料以及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鉴于时间较为仓促,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一些谬误之处,因此恳请广大读者、专家学者能够予以谅解并及时进行指正,以便后续对本书做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
张宏建,男,汉族, 1982 年 1 月生,浙江杭州人,本科学历,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现就职于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从事岩土工程设计及咨询工作,主持过近百项岩土工程设计及咨询项目,项目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取得多项国家专利,发表过十余篇论文,参编行业规范《顶管工程技术规程》《组合钢管桩连续墙技术规程》等。
李慧慧,女,汉族, 1986 年 12 月生,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现就职于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多次获省部级奖项,获得《一种关于斜桩桩顶位移的智能控制体系》等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5 项,发表《斜坡上地下室抗浮设计的数值分析》等专业论文 6 篇,参编行业规范《超深地下连续墙工程技术规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