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Home > Books
Research on Prefabricated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Technology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研究
ISBN: 978-981-5147-72-8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我国现有的传统混凝土现浇建造技术虽然对城乡建设快速发展贡献很大,但弊端也十分突出,加上节能减排的要求,建筑业正面临着大转型的关键时期。而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从环境效益上来说都具有相当优势的现代化的建造方式,因此未来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势在必行。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作为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一种,相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而言具有其独特的优点。抗震性能优越是钢结构建筑的主要优点之一,除此之外,还具有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及绿色施工等诸多优点。在建筑工程领域推广钢结构是建筑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传统土木建筑业的转型与升级。为了顺应时代潮流,规范我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建设,保证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质量,国家出台了装配式钢结构相关的建筑技术标准,而要真正建造出质量符合要求的合格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还必须拥有一批有装配式钢结构方面的业务素质、技术能力、制作和施工经验的队伍,并参照国家标准的制作施工要求分部分项来认真完成。优质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要做到钢结构、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和内装系统的和谐统一,达到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然而,面对装配式建筑的一些新工艺、新材料,如何保质保量地施工是从事装配式建筑施工人员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对于从事钢结构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建造还需不断的深化学习,掌握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特点和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因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承载力高、抗震性能优越和绿色环保的优越性能,得到了政府的政策鼓励与支持并被大力推广中。本书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背景开始论述,对装配式钢结构的体系进行了简要分析,使读者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有了基础了解,然后重点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设计、构件制作运输、钢结构安装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让读者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最后就装配式钢结构智能化应用进行探索,分析装配式钢结构智能化的发展,本书可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建造的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的人员提供参考。

Editor-in-Chief

马登阳,男,汉族, 1987 年 4 月生,河南濮阳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现就职于濮阳龙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注册一级建造师,一级造价工程师。曾从事桥梁检测工作, 2016年至今,参与十余座变电站改扩建任务,担任濮阳新区(崇文)、龙乡 110kV 变电站土建项目经理,统筹组织装配式钢结构施工及项目管理,参与公司多批次投标文件编制。

李冰,男,汉族, 1981 年 11 月生,辽宁鞍山人,本科学历,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现就职于辽宁科技大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注册二级建造师,中级工程师。 2010—2011 年担任宁夏宇光能源实业有限公司120 万吨/年5.5m 捣固焦化工程设计项目经理; 2011—2012 年担任包头经纬能化有限公司 100 万吨/年捣固焦化工程设计项目经理; 2018—2022 年担任辽宁科技大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土建设计室主任。

孙岩,女,汉族, 1984 年 1 月生,河北沧州人,本科学历,毕业于河南城建学院。现就职于盐山县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任河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河北省统一评标专家、沧州市住建系统安全生产专家,多次获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工作期间发表论文十余篇、实用新型专利一项。长期致力于研究装配式建筑,在装配式建筑中融入绿色环保理念,加快推进绿色装配式建筑、降低建筑领域碳排放、助力碳中和,推进环境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