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思维是指在中医理论基础上,中医医师运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判断和处理疾病的认识活动。对于医学生的培养来说,掌握中医学知识固然重要,而培养其能够正确运用中医学知识的能力,即培养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病变的发生、发展既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同时又受外界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医将疾病的发展过程分解为不同的“证”,认为同病可异证,从而异治。治疗也要因人、因地、因时来确定,即所谓“病无常形,治无常法,医无常方,药无常品”。这是中医特有的临床思维,而“证”则是中医临床思维的核心。
目前中医临床课程的设置及安排多参照西医模式,教学内容多以西医的诊疗方式为参考,虽然可使临床诊疗规范化和标准化,易于初学者学习和掌握,有其合理的一面,但现行的中医临床分科仅是病症的分科治疗而已,临床诊疗忽略了中医灵活辨治的特点,忽略了中医强调的“审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中医临床思维精髓。中医学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教学内容存在较多的重复,不但浪费了有限的教学课时,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夯实重点和难点问题,更不利于对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医妇科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的专著,以中医学的方式针对常见的妇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