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地质学是地质工程和土木工程(岩土)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环境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及交通工程的重要必修课。工程地质学是有多个分支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研究内容极为丰富。考虑到学时限制和土木工程各个专业方向的区别,本书重点介绍与铁路、公路、房建等土木工程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工程地质知识。
地质环境是人类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的地质条件。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及地下水污染等现象在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曾被称为不良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人员在工程建设和地下水资源开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然而,随着理论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环境科学的出现和环境保护呼声的日益强烈,使其与生态环境相结合。地质灾害不再只是被视为一种不良的工程现象受到各界关注,而是与人类环境相联系的一大类问题。虽然各种现象产生的背景条件,发生的机理各不相同,但它们都从客观系统、环境科学角度阐明了原理规律和演化过程。环境地质学主要研究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地质环境中自然系统和自然过程对人类的意义和影响;另一方面是人类活动引起环境变化的地质学基础及其社会学问题。
近年来,我国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建筑的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这些基础设施和建筑都修建在地表或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的岩土体中,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考察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预测和评价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物或地质环境的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和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环境地学的组成部分。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自然和人为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本书是地质方向的著作,主要研究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察,本书从工程地质概述入手,针对地质构造、地下水及其工程影响、地表地质作用、不良地质作用及防治进行了分析研究;另外对工程地质勘察做了一定的介绍;还对资源与环境、社会与环境做了阐述,旨在摸索出一条适合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察工作的科学道路,帮助其工作者在应用中少走弯路,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效率。
谭永祥, 男, 汉族, 1976 年 6 月生, 陕西西安人, 硕士研究生学历, 1998 年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 2012 年毕业于长安大学,现就职于陕西有色建设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曾多次主持大型项目的工程地质勘察岩土工程施工, 获实用新型专利多项。 主编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桩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 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多次项目奖励, 荣获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安全环保先进个人、 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李阳, 男, 回族, 1986 年 7 月生, 河北承德人, 本科学历, 200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现任职于河北华勘资环勘测有限公司。 自参加工作以来, 一直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及水文地质勘察、 调查等工作, 15 年时间里, 获得市级奖项 30 余项, 省部级奖项10余项, 2011年及2014年分别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 2014 年只身一人远赴非洲厄立特里亚进行援建勘察工作, 得到了厄方国家领导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