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水利工程已经成为国民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程设计”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灵魂所在,对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安全运行以及投资效益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可以说,工程设计日渐成为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前期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设计正处于稳定的发展状态,不管是相关的法规、制度体系、设计的结构体制还是设计的生态和美学价值,都得到了有效的完善、加强和提升。但从工程设计的执行与落实现状来看,水利工程设计的实际发展状态并不是很好。
水利工程作为国家的基础性设施,其建设周期长,对施工环境影响大,造成水土流失的问题严重,因此,水土保持工作任重道远。但水利工程建设时间较长、规模较大,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对附近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以往的先伤后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进步,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应运而生。
本书旨在对水利工程设计与生态修复措施进行讲述,为实现环境保护、缓解水土流失,需要建设单位结合工程实际,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应用,制订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方案,实现水利工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结合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基本原则,对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牛振华, 男, 汉族, 1979 年 6 月生, 浙江杭州人, 硕士研究生学历, 2006 年毕业于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现就职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现为华东院生态院副总工,华东院青年专业技术带头人。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水土保持规划和设计等工作, 主持完成了《太湖流域生态清洁小流域防治模式研究》 等课题。 以主要执笔人完成了《中国水土保持区划》 专著, 参与完成了《中国水土保持设计手册》 。
林俊雄, 男, 汉族, 1988 年 8 月生, 江苏南京人, 硕士研究生学历, 2015 年毕业于河海大学, 现就职于南京水科院瑞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 , 主要从事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 给排水工程等相关研究及咨询设计工作。曾获得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 优秀国土空间规划、 优秀城乡规划、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等近 10 项奖项, 发表论文近 20 篇,已授权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 30 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