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镇化建设突飞猛进的今天,工程质量的问题尤其突出。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质量取决于勘察设计、建设施工、材料质量和维护管理的各个环节。对于工程技术人才和一线技术人员而言,需要掌握设计、施工、选材和运行维护的综合知识,而不能偏重于某一方。为适应这一情况,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注重引入在专业领域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工程设备等内容。
市政工程建设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建设,它所包含的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给排水、防洪堤坝、燃气、集中供热及绿化等设施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国家的工业化都是以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为前提,并伴随着市政工程的各个领域发展起来的。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必须有相应的基础设施,使之与各项事业的发展相适应,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政工程可称为支柱工程、骨干工程,它既输送着经济建设中的养料,如城市供水设施向企业提供生产用水,向居民提供生活用水;排除废料,如城市排水设施排放,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沟通着城乡物资交流,城市道路、桥梁保证生产用车和生活用车的通行,对于促进农业生产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改变城市面貌,使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物质生活逐步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的好坏与否关系着城市市政工程的质量,影响着居民的人居环境。本书通过探讨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以及相关施工实践,来探讨研究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是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基础、重点,它对于城市人居环境、生态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郑文禹, 男, 汉族, 1978 年 10 月生, 吉林长春人, 本科学历,2002 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现就职于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任第四设计院院长。 自参加工作以来, 先后主持和参与了给水、 排水、 垃圾处理等 70 余个项目的设计工作。相关荣誉: 长春市工程咨询专家库专家; 吉林省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专家; 吉林省建设工程评标专家; 吉林省城镇供水排水行业专家库专家。 所负责的项目多次获得国家、 省、 市级设计奖项。
宗海侠, 女, 汉族, 1982 年 10 月生, 北京人, 本科学历, 2005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 现就职于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再生水利用相关专业, 从事再生水管网运行、 泵房运行、供水保障及销售等工作。 主要负责推动再生水在工业、 河湖景观、市政杂用等方面的扩大利用, 并参与《地下管线周边土体病害评估防治规范》 地方标准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