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与水旱灾害斗争的治水史。我国农业水利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的粮食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保障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保障农业稳定增长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对农村水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粮食稳定增长及其他农产品需求;加快中西部农村水利建设;加快农村和乡镇供水工程建设;加强综合治理,改善水环境。
水是人们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基础,对于农业发展来说,水是农业发展的命脉,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各级政府都在不断加强完善水利建设,旨在解决贫困地区温饱问题,帮助人民群众走上致富的道路。
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其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农田水利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本书旨在对现代农田水利治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进行研究与探讨。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崔兆龙, 男, 汉族, 1973 年 2 月生, 山东日照人, 本科学历,2010 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 现就职于莒县浮来山街道办事处,高级工程师, 中国共产党莒县第十四、 十五届党代表。 2017 年分别在多个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 3 篇, 2016 年被日照市水利局评为“全市水利工作先进个人”, 2017 年被日照市水文局评为“全市基层水文服务工作先进个人”, 2017 年 8 月申请国家专利一项。
崔晓虎, 男, 汉族, 1981 年 6 月生, 北京人, 本科学历, 2010年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现就职于北京市朝阳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自 2006 年担任项目部项目经理至今, 带领本部门人员圆满完成了各项工程施工任务, 未出现质量和安全事故, 工作成果受到了公司领导和各参建单位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