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利创新与实践主要涉及水利工程建设的程序、水利工程设计的优化、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等方面。在智慧水利的定义与内涵方面,它是指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管理和有效保护。首先,智慧水利的发展背景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发等多方面因素。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积极推动智慧水利的发展,以提高水利工程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再次,智慧水利的发 展趋势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技术不断创新,智慧水利技术将不断升 级和完善;二是需要解决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三是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以确保智慧水利的顺利推进;四是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为智慧水利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此外,智慧水利建设的关键技术包括云计算技术、物联网及相关技术、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交流、优化资源配置等功能,从而提升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最后,智慧水利实践应用案例包括农业灌溉用水信息化监控、防洪蓄洪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在农业灌溉用 水信息化监控方面,通过建立智能化灌溉系统,实现水资源的精准配置和高效利用; 在防洪蓄洪信息化管理方面,通过水雨情监控与预警预报等技术手段,提高防洪工程 的信息化水平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总之,智慧水利创新与实践是当前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未来需要加强技术研发、管理体系建设,以更好地促进智慧水利的发展。
刘琳,女,汉族,1988 年12 月生,河南南阳人,研究生学历。2014 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现就职于南阳市市政环卫服务中心。中共党员,水利工程、曾工作于南阳御龙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2022、2023 年度获得河南省水利科技创新成果奖;获得 2023 年度河南省优秀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项目奖。参与编制河南省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标准。
秦洋,男,汉族,1988 年5 月生,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2021 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现就职于南通市通州区水利局兴东水利站。职称工程师、职务站长、研究方向为农村水利建设、智慧水 利在农田排灌水闸运行中的应用、农村水土保持建设的重要性等,获得南通市通州区先进个人、通州区水利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