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效能、优化水资源配置、增强防洪减灾能力的重要途径。本书旨在深入探讨现代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实践需求、技术框架、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发展规划,以期为推动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首先,概述了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定义、特点及其对水利工程管理的影响,强调了信息化建设在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重要性。随后,通过对水利工程管理、水资源调度与配置、防洪减灾与应急响应、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公共服务与信息共享等多方面需求的深入分析,明确了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和目标。进一步阐述了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策略及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并系统介绍了水利信息数字化、采集、传输、存储、服务以及知识服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同时,针对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特定需求,详细探讨了数据处理、通信、可视化监控、空间信息技术、物联网和云技术、网络安全以及移动终端采集与显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最后,本书着重探讨了水利工程信息管理、3S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以及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规划与管理现代化创新发展路径,旨在为水利工程信息化的全面发展提供前瞻性思考和战略性布局。
陈红霞,女,汉族,1981年11月生,河南济源人,本科学历,200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现就职于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水利发展中心。曾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主要负责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2019年取得副高级工程师,曾主持并参与省、市级30余项水利工程方案的编制与审核,作为特邀专家参与多项水利工程的竣工验收。获得省级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1项,出版著作1 本,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先后发表论文5篇。
周永波,男,汉族,1979年6月生,河北廊坊人,本科学历,2009年毕业于河北工程大学,现就职于文安县水务局。高级工程师,担任工管股股长,研究方向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参加工作以来,顺利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补水河道整治、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灾后水毁修复等多项工程,以及正在实施的国债项目8个,担任以上项目技术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