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大气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不可忽视的严峻挑战。随着工业活动的频繁、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持续上升,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以及气候系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研究,已成为保障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任务。 本书应运而生,旨在系统梳理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领域的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首先,我们深入剖析大气环境监测的内涵、意义以及关键要素,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框架。随后,本书详细探讨了监测采样、数据分析、质量管理体系等关键环节,提出了一系列提升监测质量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在污染防治方面,本书不仅介绍了除尘、脱硫脱硝、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物理防治技术的最新进展,还深入探讨了生物防治技术的创新应用,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技术选择。同时,本书还着重关注了治理工程系统的集成与优化,以及公众参与与多元协同在污染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旨在推动形成更加高效、协同的污染治理模式。
毫斯巴乙拉,男,蒙古族,1987年4月生,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本科学历,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现就职于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呼和浩特分站。先后从事大气环境监测、核与辐射监测、噪声监测及环境应急响应等工作,参与编写2016至2024年呼和浩特市质量报告书、现场监测作业指导书,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完成市级科技项目一项,环境类实用专利四项,发表环境类论文三篇,获优秀论文省级一等奖。
徐春海,男,汉族,1979年7月生,山东德州人,本科学历,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现就职于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平原分局,主要负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及环境监测等工作。主持了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农村社区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提升改造研判分析,地下水环境监测和农村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生态红线环境保护,畜禽养殖污染防控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在国家知名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荣获多项国家级发明专利和德州市科学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