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全球交通体系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内河航运作为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内河船舶智能化工程的研究应运而生,成为引领内河航运迈向新时代的关键领域。 内河航运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在内陆货物运输、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内河航运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从发展概述来看,其规模不断扩大、运输效率亟待提升;在综合交通体系中,内河航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融合趋势愈发明显,这要求其在智能化发展进程中更好地实现无缝衔接。 船舶智能化发展背景为内河航运的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发展方向指引。然而,内河航运的发展也不能忽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智能化工程在提高航运效率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应对环境挑战,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本书旨在深入探讨内河船舶智能化相关技术基础、总体架构设计、智能航行系统、设备智能化监测与管理、货物管理与运输优化以及安全与应急系统等核心内容。进一步分析内河船舶智能化工程的实施路径和发展前景,包括人才培养、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融合、国际合作竞争以及对航运文化的影响,为内河船舶智能化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薛亮,女,汉族,1985年4月生,辽宁大连人,博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现就职于常州玻璃钢造船厂有限公司,任副总工兼船艇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高级监理师,主持产品研发工作,开发了多型玻璃钢、铝合金高速船艇,用于国内边防地区;并出口刚果、菲律宾、塞内加尔等多个国家,在边防巡逻、缉私、执法、反恐、护航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荣获大连市劳动模范称号,获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15件,发表学术论文8篇。
赵明,男,汉族,1984年11月生,上海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现就职于上海江南造船厂有限公司,任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在产品上,主持建造了120TEU江海直达特定航线集装箱船、南极极地登陆艇、13.7米豪华游艇、15米带缆工作艇等船舶;在管理上,以提升管理效率、扩大管理效益为宗旨,大力推进船舶造修业务精益管理工作,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曾荣获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船舶贡献奖”,获专利多件,发表学术论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