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作为保障人类健康的特殊商品,其质量关乎生命安全与社会稳定。在当今医药科技迅猛发展、药品市场日益复杂的背景下,药品检验检测与药品质量管理理论显得尤为重要。 药品检验检测犹如药品质量的“守门人”,从其基本知识出发,无论是严谨的工作程序、科学的抽样与误差理论,还是精细的实验室管理、数据处理及方法验证,都为精准评估药品质量奠定了基石。化学分析方法以其多样的手段,如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能够深入剖析药品的化学成分与含量。微生物学方法则专注于药品微生物污染的检测,涵盖细菌、真菌检验以及无菌和微生物限度检查等,有效防控微生物风险。专项检测技术更是多维度地对药物性状、鉴别、杂质、制剂及含量测定进行把关,确保药物在各个层面符合质量要求。而药品质量管理贯穿药品研发、生产等全过程。在研发阶段,依据不同阶段特点明确质量管理重点,组建具备专业素养的团队,运用风险管理策略,妥善管理文件与记录,并保障质量控制实验室的高效运行。进入生产环节,遵循GMP规范,坚守质量管理原则,通过完善的保证与控制体系以及有效的风险管理,确保每一批药品都稳定、可靠。药品质量检验与分析技术则为这一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明确检验目的意义,规范检验机构与实验室管理,严格样品管理,运用先进分析技术并强化微生物检验控制。
窦红允,女,汉族,1982年5月生,河北沧州人,本科学历, 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现就职于沧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高级工程师职称,现任副所长,河北省药学会中药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药学会药物分析与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2018年主持的沧州市科技局立项课题《跌打丸质量标准的研究》,取得了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科研成果证书,以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刘文彬,男,汉族,1986年2月生,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 生学历,毕业于哈尔滨商业大学,现就职于广东科泓药业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制药工程师,从事多年药品研发工作,主持、参加化学药品项目20余项,仿制药10余项。曾获得黑龙江省医药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发明专利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