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Home > Books
Author
Title
Subject
Year

测绘工作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前期性、基础性工作,是构成地理信息产业的基础和主干。它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各种专题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信息,其成果是进行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农田建设、能源、交通、水利等大型工程建设、城乡规划建设、土地开发利用、重大灾害监测预报和科学研究、国防建设以及国家宏观管理决策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随着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科学技术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目前,国内外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下列主要趋势。
大地测量自采用快速高精度空间定位技术,特别是
GPS技术以来,逐步从静态大地测量发展到动态大地测量,作用范围从地球局部区域扩展到全球,研究对象从地球表面几何形态深入到研究地球内部物理结构及其动力学机制,传统大地测量理论和技术将产生重大变革。应用大地测量技术对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变化进行精确监测和研究,及时对因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灾害做出精确预报将受到普遍的重视。
摄影测量的发展经过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时代,已经进入到目前的数字摄影测量时代。数字化摄影测量系统已经进入商品化的阶段;将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促进了测绘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利用
GPS确定航摄外方位元素,从而实现无地面控制点或少地面控制点的航空摄影测量,摆脱繁重的野外控制测量工作。
遥感技术正朝向多种传感器、多级分辨率、多频谱、多时相的信息获取和快速实时的智能化信息处理的方向发展。利用遥感技术对大陆、海洋、大气等地球环境的变化进行长期观测和分析,已经与遥感制图,地球资源调查一样成为遥感技术的主要方向。高分辨率卫星摄影系统、高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合成孔径雷达等新型传感器及其影像信息处理系统日益受到重视。
地理信息系统已在某些专业得到应用并进入商品化生产的阶段,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使
GIS向多样化和分布式处理迈进。在信息存储、数据库建立、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和自动制图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 GIS逐步进入开发分析、评价、预测、决策支持模型以及增加智能化功能的发展阶段。 GIS将各种空间信息与自然、社会、经济及其他要素相结合,用于研究局域和全球性问题。光盘存储技术、可视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在GIS中的应用也日益引人注目。 GISGPSRS三系统集成,满足实时、准时要求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将大大加快空间信息获取、处理与更新的速度,提高测绘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为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以及管理决策提供更广泛、更有效的服务支持。
地图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层次、多领域、多时态、多功能的特点,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将使地图制图学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工艺过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研究解决利用遥感技术和其他手段快速更新地图信息,实现地图内容的自动综合,以及研制实用化专题地图设计专家系统、地图自动编辑制版系统和地图信息分析应用专家系统,是当今地图制图技术发展的关键。
海洋测绘方面,海洋测绘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向高精度、全覆盖、全过程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采用以卫星定位技术为核心的多手段组合定位以及用卡尔曼滤波等方法处理提高测量定位精度;研制高精度条带式测深系统、航空航天遥感测深系统等,实现海洋信息全覆盖测量;继续提高海洋测绘自动化程度,建立与海洋测量外业一体化的海洋测量数据库,与海图自动制图系统衔接,建立数据库,最终建立海洋测量信息系统。
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测绘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服务对象也越来越多。现代测绘学的内容广泛,任务涉及面大,是现代高新技术互相渗透的结果。现代测绘学与传统测绘学有所不同,它不只是手段先进,方法新颖,而且其研究和服务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广泛,重要性越来越显著。

ISBN: 978-981-5103-38-0 Date of Publication: 2022
More

21世纪发展中,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应非常重视生态建设,因为这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和建设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我国大陆就是以森林资源为主要部分,然而这项资源与人类生活和建设需要相互制约,不能一味地只顾社会发展而忽略生态环境的保护,否则就会对自然和人类世界有所“报复”。
生态林是我们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天然屏障、天然氧吧。不断强化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工作,可以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是我们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工程。对此,在当今时代发展下,不断完善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相关制度和工作,可以使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工作更加规范化、高效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也迈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但是在具体的工作细节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完善和创新。
本书是一本关于现代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模式研究的专著,首先,对现代林业生态管理的基础和标准进行介绍;其次,对生态林业的几种重要管理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ISBN: 978-981-5098-91-4 Date of Publication: 2022
More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地质测绘的相关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各工程开工前都会 应用到地质测绘的相关技术来实施地质勘查,要完成这项任务,需要质量较高的现代 测绘手段来支持。现代的测绘技术于地质测绘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现代的测绘技 术给地质测绘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地质测绘工程指的是利用地质学原理对工程建造的地质情况进行观测和记录,以 此来了解那些将要建设和正在建设工程的地质状况。在完成测量工作之后,还可以将 获得的地质资料使用不同的颜色绘制出来,形成完整的地质图。地质图中所反映的勘 测数据可以成为建筑工程在后期建设的主要依据。将现代化测绘技术应用与地质测绘 工作中可有效提升测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是当前地质测绘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在地质的测绘活动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的测绘技术可以大大提升地质的测量精确性 及高效性,可以有效保障工程在建期间的安全性和项目建设的稳定性,将现代测绘技 术应用到地质测绘中,使地质测绘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为实现工程地质测量的高效和 准确提供了保障。 本书对地质测绘工程与技术进行了分析,并详细探讨了地质测绘活动中现代测绘 技术的应用。首先从工程地质环境对工程地质展开详细分析,接着介绍了对工程地质 勘察以及地质构造与岩体结构稳定性分析,然后从三维激光扫描监测技术以及测绘工 程的质量控制两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最后对测绘工程项目管理做了详细介绍,以供 参考。

ISBN: 978-981-5103-79-3 Date of Publication: 2022
More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大,建筑行业在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随着建筑施工的不断增多,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和相关部门的 重视。因此,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施工 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是建筑行业必须严肃对待的问题。 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社会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要 想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就必须高度 重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创新实践工作。建筑施工企业要正确认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 作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施工安全事故,不仅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更 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每个建筑施工单位都必须强化施工安全管理, 创新、完善施工安全管理方案,优化、改进施工安全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出各项安全 管理技术与设备的作用,全面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杜绝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保 障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质量。 本书是一本关于施工安全的专著,首先本书对施工安全的有关知识进行讲述;接 着对施工技术进行讲述;最后对施工安全进行讲述。通过本书的讲解,希望能够给读 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ISBN: 978-981-5103-70-0 Date of Publication: 2022
More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正在持续增加,在此情况下,公路及交 通运输量的压力大幅度增加。前期修建的公路经过使用变得破损,而这种情况现今已 经越发严重,这让道路行驶车辆的通行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也让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的可能性不断增多。目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新技术及新工艺应运而生,并 且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得到普遍应用,也能够更好地保证公路的整体质量。在施工开始 之前,必须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针对性的公路线路,以及 公路建设过程当中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公路在现代社会当中的建设性作用。要 立足于当前的时代发展,结合当前的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公路的科学性,做好公路 活动当中的创新工作,以此来促进我国基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但扩大公路建设的 规模,保证居民出行的质量。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公路发展也随之 转型升级,建设以质量优良为前提,以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服务提升为 主要特征的绿色公路,实现公路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和下阶段的努力目标。 建设工程绿色施工就是契合这一目标提出来的。 本书主要对公路工程施工新技术及绿色管理进行研究探讨。在工程建设中,为了 不断提高其应用效果,相关设计人员需要提升对于新技术与新方法的重视程度,不断 学习专业的应用知识,积极创新和改进应用过程。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 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社会负面影响 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促进我国公路建设水平的提 高和长期稳定发展。

ISBN: 978-981-5103-75-5 Date of Publication: 2022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