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Home > Books
Author
Title
Subject
Year

现代社会对电能供应的“安全,可靠,经济、优质”等各项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电力系统也不断地向自动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自动化是自动化的一种具体形式,指应用各种具有自动检测,决策和控制功能的装置,对电力系统各元件,局部系统或全系统进行就地或远方的自动监视,协调、调节和控制,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和具有合格的电能质量。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为实现这一功能,电力系统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在当前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越来越高的状态下,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不仅要求电力系统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用电需求,而且要保证供电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这种形势下,电力系统自身的运作就显得更加重要,其自身主要是负责电力从生产到应用的全过程,由发电厂、变电站、配电网以及电力用户构成一个大的整体。在实际发电过程中,发电厂的发电动力装置能够将自然界当中的一些能源,如煤炭、风力或者是水资源等等,都转换成电能,利用变电系统,将这些电能传输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从而满足人们对电力的基本需求。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它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控制论、电子学、信息论系统工程、液压气压技术等的关系都十分密切。电力系统自动化运用分层控制的方法,在控制所、变电站、调度所和发电厂之间形成组织分层,根据管辖功能的范围,进行调控和分担,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合理、可靠、安全运行。本书系统介绍了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与配电系统,并系统阐述了安全控制、调度自动化、自动监测与控制、配电网自动化,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今后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教材,望广大读者品评与指摘。

ISBN: 978-981-5086-14-0 Date of Publication: 2022
More

电力产业是我国的经济命脉之一,作为基础性产业,它不仅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电力产业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已基本完成“厂网分离”,分为发电和电网两大部分,各种发电集团和电网经营企业也应运而生。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对电力的需求量迅速增长,使得原有的电力资源出现短缺,远远不能满足进入21世纪后人们的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之下,各种电力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电力工程建设管理一般是指工程建设者运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对电力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电力工程的建设经历了几个阶段,电力工业部时代是传统的自营管理模式,建设单位负责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电力公司时期,电力工程建设实行“五制”管理模式,即项目法人责任制、经济合同制、资本金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
本书主要介绍电力工程标准化管理、合同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及全过程管理,可作为电力工程管理行业的理论指导。本书根据项目管理的特点进行编写,全书内容主要包括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电力
工程项目管理规划与管理组织、电力工程项目费用管理与成本核算电力工程项目收尾管理。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可供广大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和参考。

ISBN: 978-981-5086-37-9 Date of Publication: 2022
More

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基础施工序复杂, 而且很容易受客观自然条件影响, 因此基础施工技术的要点应该注意诸多方面, 同时混凝土的配置也须符合规定要求。提高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及养护技术水平是保证城市道路桥梁质量的关键因素。
桥梁的寿命也是有周期性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车辆也在不断增加,城市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甚至一些城镇的交通也出现了拥堵的现象,交通量的增加给城镇的公路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车辆的增多会加快公路桥梁的老化以及损坏程度。
随着车辆数量的逐年增长,城镇的公路桥梁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增加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养护加固工作在公路桥梁中非常重要, 如果不开展相关的养护工作将会使桥梁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影响行人的通车安全; 桥梁在建成几年之后,
如果前期做足了养护加固的充分准备, 会增加道路的使用寿命。 由此可见,对道路、桥梁的施工养护实施质量控制,是提升道路桥梁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对于提升桥梁整体施工及养护技术水平有其重要的意义。

ISBN: 978-981-5045-50-5 Date of Publication: 2022
More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又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性工作。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密切关注。做好新时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现如今,通过方方面面,尤其是广大一线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巨大进步,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成效十分显著。但是,我国特有的地质环境、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以及频繁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决定了地质灾害防治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新形势下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从事地质灾害防治,需要关注的方面很多,首先还是对地质灾害要有本质上的透彻认识。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工作越是深入,越要不忘根本,越要牢牢把握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和防治工作的客观规律,防止认识上跑偏,始终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借此机会,本书就主要针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展开详细地说明和论述,同时就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简要讲解。希望本书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工作和研究人员提供经验和借鉴,从而推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ISBN: 978-981-5086-88-1 Date of Publication: 2022
More

近年来,城市的发展日益加快,不断增加的人口数量虽然使得城市变得更加繁华,但却也导致土地资源更加紧张,而仅仅只是地面的土地资源已经不能够满足现阶段的城市需求。因此,对于地下空间资源的需求大大提高。不少地下通道、地下停车场以及地下超市等地下工程陆续产生,这对于城市的拥挤情况产生了不小的缓解效果。只不过地下工程具有较大的规模,且其施工周期往往较长,另外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也使得地下工程建设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因此对于地下工程建设,需要对其产生的问题进行充分考量,制定出相应对策,避免风险的发生。建设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逐渐加大对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程施工工艺,克服地下空间建设中的种种问题,这期间需要工程施工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全力配合,落实和完善建设项目基坑工程及地下工程施工的具体流程,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确保该建设项目工程在安全的施工环境下开展相关工作。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地下工程的发展异常迅速,虽然有效地缓解了我国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的情况,但也导致地下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跟不上发展的速度,使得地下工程建设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对此,我国应当予以重视,汲取国外优秀的成果,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完善政策。
本书对地下工程安全与环境管理两方面进行研究,以此降低地下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也为有需要翻阅该方面资料的读者提供可借鉴的内容。

ISBN: 978-981-5093-12-4 Date of Publication: 2022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