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Home > Books
Author
Title
Subject
Year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施工技术和工艺不仅能提高公路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还能降低施工成本和环境影响。本文对公路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其发展历程、创新技术的特点等,详细介绍了公路基础施工中常见的工艺和技术,如路基工程、路面施工等。还介绍了公路施工的创新技术,如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技术、喷锚技术和共振碎石化施工技术等。公路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还对公路工程质量管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和质量缺陷处理方法等。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管理与创新桥梁的施工技术、项目管理和造价创新管理,一方面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另一方面可以保护环境和资源。本文还对公路施工创新技术与工艺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包括数字化建模和设计、智能化施工设备、精准施工技术和环保施工技术等。希望通过本书的讲解,能为相关行业的人员提供参考。

ISBN: 978-981-5219-65-4 Date of Publication: 2024
More

林业生态工程是指依据生态工程学和森林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设计、建造的以木本植物为主体、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生产工艺系统。林业生态工程对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保障和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实施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项目,恢复和改善了现有的生态环境,但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此,要继续加快实施以追求生态经济最佳平衡为核心目的的林业生态工程,使其所具有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本书旨在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基础与实践进行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提高,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园林面积在逐渐减少,功能也在逐渐退化。目前,世界的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导致了森林受到不同程度和不同等级的损害,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等。这些问题严重束缚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随着生态林建设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加大对生态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并及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才是生态林建设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ISBN: 978-981-5247-74-9 Date of Publication: 2024
More

微生物学一直处于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它与医学、农业、食品、能源和环保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息息相关;微生物学通常也处于新技术发明和发展的前沿。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学、数学、信息科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微生物学的发展,拓展了其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20世纪末诞生的组学技术,使微生物学研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微生物学进入“组学”发展阶段。“组学”阶段是信息和知识的大整合时期生命整体将成为大的研究对象,并为相关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微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应用开发领域。随着医学领域新进展不断,检验科学进步也是日新月异,新的诊断、治疗技术层出不穷。微生物的检验,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生产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提高医药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方面的同时,同样也要提高检验人员的检验技能。本书从微生物学基础介绍入手,针对微生物与人类、微生物与微生态学、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遗传、微生物与基因工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另外对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相关问题做了一定的介绍,包括微生物分布测定技术、细菌检验基本技术、真菌与病毒检验技术、常见微生物检验技术。本书论述严谨,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新颖,具有前瞻性,其不仅能够为微生物学提供翔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能为微生物检验技术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为了保证本书的准确性,引用了大量的专家学者的著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尽管我们已倾尽全力,但限于学术水平、编写能力,加之微生物学与微生物检验技术发展迅速,书中不足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切期望读者不吝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ISBN: 978-981-5263-41-1 Date of Publication: 2024
More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对地球的认识与利用始终伴随着文明的演进,而地质学的发展则为我们提供了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工具。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地质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对于地质矿床的勘查与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书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特别关注地质矿床的类型、成因与勘查技术。通过对地球概况与地质作用的深入探讨,我们得以一窥地球的奥秘,理解其内在的运行机制。同时,通过对矿床类型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定位矿产资源,提高勘查效率,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而且,本书还关注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的研究,从地质构造、岩浆活动、沉积作用等多个方面揭示矿床的形成过程,为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在找矿技术方面,本书介绍了地球信息找矿技术、物理勘探找矿技术、化学勘探找矿技术、遥感找矿技术以及钻探找矿技术等多种方法。这些技术各具特色,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现代找矿技术体系。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对矿产资源的快速、准确、高效定位,为资源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ISBN: 978-981-5263-71-8 Date of Publication: 2024
More

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急剧提升。进21世纪以来,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逐渐短缺,燃烧化石能源导致的环境污染与温室效应等问题凸显。世界各国在节约传统能源消费的同时,大力开展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应对即将到来的能源与环境危机。光伏发电技术是集半导体材料、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控制技术、蓄电池技术及电力工程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是当今新能源发电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太阳能资源是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具有分布广泛、可再生、不污染环境的特点,是国际上公认的理想替代能源。光伏发电技术是太阳能直接应用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并能有效提高生活标准的新型发电方式,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得到应用。本书根据太阳能光伏发电及智能系统展开研究,首先,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太阳能发电的系统原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构成等内容;其次,通过太阳能离网光伏系统设计、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检查、运行保养等内容,阐述了太阳能光伏水泵、太阳能路灯,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新技术的应用等;最后,介绍了智能微电网、智能电网等相关问题。从工作原理到系统构成和主要部件,从系统设计到操作使用和维护管理,都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最新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地介绍,技术内容先进、实用、可操作性强。在撰写过程中,作者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参考了许多专家及学者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时间关系来不及与作者联系,在此向各位表示感谢!同时,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足与疏漏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及使用本书的师生批评指正。如在使用本书的过程中有其他意见或建议,恳请向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ISBN: 978-981-5250-74-9 Date of Publication: 2024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