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Home > Books
Author
Title
Subject
Year

21世纪,社会呈现绿色生态化趋势,伴随我国经济的腾飞,城市成为一种高度集聚的空间形态,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生态问题,给其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我国正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回报效率低下等严峻挑战资源与环境约束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所以生态城乡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即加快绿色城乡建设,协调生态、资源、社会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普遍共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对生活的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质量大大提升的同时也加剧了城市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我国环境资源破坏严重。在人们享受城市建设带来的便利时,也需要加强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树立绿色生态理念,积极参与到城乡规划设计中,从而推动城市建设的良好发展。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市发展向低碳、生态、绿色转型,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的重大战略任务。

本书从城乡绿色发展理论体系出发,首先分析了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绿色生态理念对城乡规划设计展开详细的探讨,主要内容包括基于绿色生态理念的建筑规划环境设计、立体生态城市的规划、城市空间规划、城市产业规划等;最后阐述了人们基于绿色生态理念的生活方式,从而打造绿色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构建绿色发展的社会、构建绿色发展方式。本书对于城乡规划设计方面的研究者与工作人员具有一定学习和参考价值。


ISBN: 978-981-5147-64-3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

我国把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予以高度重视,并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长期战略目标。建筑是人类从事各种活动的主要场所,建筑活动不仅会对自然资源、环境产生巨大影响,而且是我国节能减排、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

由于我国推行绿色建筑的客观条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坚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成为当务之急,而从规划设计阶段入手,追求本土、低耗、精细化是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筑是人类从事各种活动的主要场所,建筑业的发展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它对拉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掀起了中国建筑工程的建设热潮,但是,建筑能耗高、能效低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并未彻底改变,建筑行业的一些弊端逐渐凸显,绿色建筑理念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有着重要的改革作用。

本书就是一本关于绿色背景下建筑设计思维与实践方面研究的著作。全书首先对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进行简要概述,简单介绍了绿色建筑设计的依据、原则、内容、要求、程序、方法、评价等;然后对绿色背景下建筑设计思维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包括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支持、设施及设备的选型、装饰材料的选用及规划环境的设计等几个方面;最后在绿色背景下建筑设计实践方面进行探讨。本书论述严谨,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其能为绿色背景下的建筑设计思维与实践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ISBN: 978-981-5147-48-3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

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影响周围的环境,在工业革命时期,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大力发展工业,虽然社会经济有所增长,但是对环境的影响却是不可逆的。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随之而来的便是人与自然之间愈加尖锐的矛盾。在人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开始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开始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为了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做好环境监测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情况下,环境监测技术得到了充足的发展,环境监测技术也逐渐传播到了世界各个国家。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为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有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可以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本书从环境监测综述介绍入手,针对水和废水监测技术、空气和废气监测技术、固体废物监测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另外对物理性污染监测技术、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技术、环境监测的其他技术做了一定的介绍;还对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环境管理及实践做了研究。本书重视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先进性,在撰写上突出以下特点:第一,内容丰富、详尽、系统、科学。第二,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指导性。本书可以作为从事环境监测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也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监测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

在本书的策划和撰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有关的大量文献和资料,从中得到启示;同时也得到了有关领导、同事、朋友及学生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本书的选材和撰写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加上作者学识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缺点和谬误,敬请同行专家及读者指正,以便进一步完善提高。

ISBN: 978-981-5142-42-6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随着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高速公路桥梁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已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高速公路桥梁建设在地理、气候、交通等多种条件的影响下,面临着施工与养护管理上的复杂挑战。因此,如何保证高速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速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与养护管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地质工程、交通工程、养护管理等,需要各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此外,高速公路桥梁的建设和养护管理也面临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需要注重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因此,本书旨在系统介绍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本书内容涵盖了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和养护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材料、施工、检测、养护、管理等,重点介绍了桥梁建设和养护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并提供了相关实例和案例分析,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本书旨在系统介绍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本书也可作为高速公路桥梁工程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以培养他们具备相关专业技术和知识,为我国高速公路桥梁工程的发展贡献力量。

ISBN: 978-981-5142-11-2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电气工程装备的发展创新对整个电力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电力系统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基础,同时关系到企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所以说,电气工程装备的发展应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致力于提高电气工程装备的创新研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结合电气工程发展需求,合理调整电气工程装备的改革创新,从深度和广度上提高电气工程装备水平,以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电力工业要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首先是实现电气设备的性能提升,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成套设备也随之不断发展,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民电器等诸多国产企业能否在生产工艺、产品设计等方面有着创造性的发展,能否结合现代人工智能科技,将成为国产电气成套设备发展的重中之重。

本书主要对电气工程装备创新与发展进行研究与探讨。首先对智能化供配电系统、电力电子仿真技术、建筑电气智能化楼宇几种电气工程装备的创新性进行研究,再对电气工程学科与电工技术的发展进行探讨,最后对我国通用电气(中国)数字化业务的发展进行分析并对时代电气海工装备产业的发展进行说明。

ISBN: 978-981-5142-92-1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