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Home > Books
Author
Title
Subject
Year

船舶是水上运动的特殊建筑,船舶建筑属于建筑艺术中的一种,因此它具备建筑艺术的基本特征。作为交通工具,船舶与陆上建筑在结构形式、构造内容、适合的规律上都有共同点与不同点,这种差异是由船舶建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船舶是水上运动的特殊建筑,同时也是机械加工的工业产品。因此,船舶建筑与陆地建筑相比,有其独特的艺术和技术特征。它不同于陆地建筑也不同于机电产品,除了它的流动性和视觉环境的特定性之外,从形态、体量、材质和技术规范等方面也与其他设计产品有很大的区别。
船舶舱室设计是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船舶设计方案一样,同样的舱室内部空间和环境条件,可以设计成不同的风格,其效果当然是截然不同的。船舶在浩瀚无边的海洋上航行,船上的工作人员和旅客必将经受恶劣的气候条件和海洋环境的影响和考验;同时,由于受船舶尺度的限制,船舶本身相对封闭,大量动力和辅助机械在同一船体内共存,工作区域和生活区域无法分开,从而使船舶内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恶化。舱室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应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控制各种环境因素,人为地改善船舶内部舱室的各种条件,尽可能地创造出相对比较适宜的工作和居住环境。
本书旨在对船舶舱室的设计与建造进行研究,船舶舱室的设计是较为复杂而严谨的一个设计环节,它不但关系到船上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还关系到船舶的安全性及实用性。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不但要满足船东的要求,还要满足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ISBN: 978-981-5103-19-9 Date of Publication: 2022
More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作为一项新的信息技术,得到了建筑业界的普遍关注。 BIM是工程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是工程项目有关信息的共享知识资源。 BIM的作用是使工程项目信息在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充分共享、无损传递,使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能够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高效、正确的理解和应对,为多方参与的协同工作提供坚实基础,并为建设项目从概念到拆除全生命周期中各参与方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BIM的提出和发展对建筑业的科技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应用BIM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建筑工程的集成化程度,促进建筑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投资、设计、施工乃至整个工程生命期的质量和效率,提升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对于投资,有助于提升业主对整个项目的掌控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提高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投资风险;对于设计,支撑绿色建筑设计,强化设计协调,减少因“错、缺、漏、碰”导致的设计变更,促进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的提升;对于施工,支撑工业化建造和绿色施工,优化施工方案,促进工程项目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和安全风险;对于运维,有助于提高资产管理和应急管理水平。
本书主要内容:对
BIM技术进行的概括性介绍,包括BIM的概念、相关软件以及技术评价体系等;首先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然后介绍了BIM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优势;对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平台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最后对BIM技术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性分析。
此外,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部分专业资料,在此向这些资料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不足和疏漏之处,衷心希望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ISBN: 978-981-5098-98-3 Date of Publication: 2022
More

当今世界,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和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更为强大和丰富的手段,也为信息化时代校园建设、教育战线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道路提供了新的引擎。随着我国信息化步伐的逐渐加快,学校工程建设也都先后引入了信息化管理的概念,不少建设部门建立了内部局域网,甚至有些部门引进或自行开发了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内部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与此同时,一大批具有较强专业色彩的管理软件开始应用在学校建设的日常工作中,并逐渐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工程项目信息化遵循精细化管理的原理,以项目的基础数据为中心,重新调整工作流程和资源配置,根据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制衡条件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有效管理,可以随时向管理者提供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对项目的异常情况提出预警,从而实现项目监督、管理和控制的及时性和科学性,同时为学校建设职能部门提供真实的项目决策信息。
本书是研究信息化背景下的学校建设的著作,内容从学校的选址和规划入手,为校园建设做好前期准备,接着对学校建设工程的相关理论做了介绍,然后重点对学校建设工程的相关施工技术做了系统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建设工程应用信息化技术的管理也进行了论述,并且对信息化时代校园网络系统的建设做了系统阐述,本书可为学
校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在撰写本书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一些知名学者和专家的观点及论著,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出现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读者和专家能够提出宝贵意见,以待进一步修改,使之更加完善。

ISBN: 978-981-5103-62-5 Date of Publication: 2022
More

当前,全球资源紧缺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能源和环境问题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很好地缓解这一问题,其中利用新能源发电的技术受到广泛的重视。
新能源发电技术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举措,具有高效益、快速率等特征,成为目前国家有关部门重点倡导的资源开发技术。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广泛利用新能源发电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污染,保护自然环境,从而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加重,新能源发电技术受到越来越多学者以及技术人员的关注。同时,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特别是与信息化的电网相结合后,既促进了智慧电网、智能电网的发展,也为新能源发电技术提供助力。
本书在内容和结构上均做了一定的修改、更新和完善,主要内容包括:介绍能源发展现状、我国最新的能源政策等内容;太阳能利用的最新进展;关于风电场等新的内容;“先进生物燃料”的介绍,同时更新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最新的技术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介绍。
本书重点介绍新能源发电技术,其中包含了物联网技术在新能源发电、输电方面的应用,体现了新能源发电技术应用的广泛性与较强的可操作性,也为广大电力生产工作者和电网工作者、学者提供参考。

ISBN: 978-981-5103-07-6 Date of Publication: 2022
More

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出版业,是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目标任务的重要一环。加快出版业流通体制改革,不仅关系到中国出版业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繁荣与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我国要由出版大国变为出版强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必须推进出版业流通体制改革,转变出版业发展方式,彻底改变以往以生产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真正认识流通在扩大市场需求、引导文化消费中的重要作用,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出版业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读者需求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读者需求,图书馆就没有了运行的动力,也就没有了本身发展壮大的理由;要提高图书馆馆藏的利用率,发挥文献在传递知识、交流情报中的价值,必须有一种读者服务的新观念;图书馆要想赢得读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必须以读者需求为基础,把服务读者放在首位,并且要讲究服务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简而言之,图书馆工作的成败、兴衰、存亡,均系于读者。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既有社会职业的需求,又有个人爱好的需求;既有眼前的要求,又有长远的潜在需求等。读者的需求是随着社会需要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的,在如此错综复杂的读者需求面前,任何图书馆要想不断地提高读者满意程度,必须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作为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宗旨。
基于此,本书从图书馆管理的理念和目标入手,针对图书采访部门工作管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图书馆期刊部门工作管理、图书馆创新与管理实施作了一定的介绍;还对图书馆移动、个性化服务模式与图书馆读者阅读推广及“互联网
+”图书馆读者服务作了简要分析;旨在摸索出一条适合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科学道路,帮助其工作者在应用中少走弯路,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效率。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ISBN: 978-981-5103-24-3 Date of Publication: 2022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