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Home > Books
Author
Title
Subject
Year

前 言

统计指标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政府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卫生统计指标体系是建立卫生统计信息系统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科学合理地制定卫生统计指标体系,可为评价、衡量当地卫生工作情况,引导卫生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促进相关政府部门对卫生工作进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为正确筛选出实用性、代表性强的指标,合理构建卫生统计指标体系,对常用卫生统计指标筛选方法进行评价。
近年来,卫生统计信息网络基本通达到全国乡镇一级,统计的网络环境已经形成,各级卫生部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性能也有了很大提升。事实上,信息化建设更重要的是应用系统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卫生统计信息系统建设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统计的数据处理已经实现了计算机化,建立了不少卫生统计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并得到了普遍应用。
本书分析了卫生统计方法与应用进展,通过了解卫生统计的数据、卫生统计指标体系、卫生统计的内容与任务等,更深程度地理解卫生统计,因此要加强卫生统计的管理与建设、加强卫生统计的应用等措施,不断提升医院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同时也推动我国卫生统计的发展与进步。

ISBN: 978-981-5134-55-1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

前 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文水资源的相关建设和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实用技术推广都取得了巨大成果,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水资源环境复杂,水文研究投入经费有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水文研究和建设还不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当前,我国已确立了水资源作为三大战略资源之一的地位。区域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成为全球性普遍问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
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持续利用、水资源合理配置、水灾害防治、水污染治理、水生态环境功能恢复及保护等,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实践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做好水文水资源工作,离不开科学技术;水利建设离不开科技、抗洪抗旱离不开科技,水文水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更是离不开科技,因此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才能解决水文水资源领域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书结合实际,对水文水资源技术与水利工程技术展开了详细的探讨与研究,希望能为相关领域工作者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更好地为我国水资源的保护提供保障,并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并为此而不懈努力。

ISBN: 978-981-5134-74-2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

前 言

水是循环的维系生命的物质,水循环可以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的不断拓展,使水的社会循环体系浩大而复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建设的各项要求不断提高,道路积水问题已经成为城市道路中的一个严重灾害,它不仅会影响到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还会缩短其使用寿命。
尤其是市政道路的发展与人们的正常生活及车辆的行驶安全都有着重要影响,给排水出现问题会影响道路机车的通行能力,甚至可能会造成车辆滑移,影响交通安全,同时路面的长期积水会对路基产生侵蚀,降低路基土强度,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路基整体被破坏。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的效果,不仅直接影响着城市道路、防洪、环保问题,也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因此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所以为了保证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城市的正常运转、人们的正常生活,必须对市政道路的排水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本书从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求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阐述了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识读、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系统的设计、市政道路给水排水管道土方施工质量控制、市政道路给水管道工程开槽施工质量控制、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工程开槽施工质量控制、市政道路给水排水管道穿越施工质量控制、市政道路给水系统规划、市政道路排水管渠及其施工质量控制等内容。本书结构合理,注重对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施工人员实际技能的培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本书在内容上力求做到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突出重点。对从事给排水工程专业的研究学者与给排水工程工作者有学习和参考的价值。
撰写本书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一些知名学者和专家的观点及论著,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由于水平和时间有限,书中难免会出现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读者和专家能够提出宝贵意见,以待进一步修改,使之更加完善。

ISBN: 978-981-5128-88-8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

前 言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中国的建筑领域取得了令人雀跃的成就,电气行业的蓬勃发展更是这一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国建筑电气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建筑电气设计师带来新的观念;施工安装单位带来新的技术;电器生产厂带来新的科技产品;各类建筑开发商带来新的商机!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智慧城市、智慧建筑的高度重视,建筑智能化设计的重要性愈发彰显,建筑工程建设方也已将其作为建筑设计的亮点进行重点关注。
智能建筑是包括设备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现代化科技和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智能建筑的发展是对传统建筑不断丰富其功能和内涵的过程,其生命力在于它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一直处于不断演变中,这种演变体现了人们对建筑和对自身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也在不断颠覆、推动着传统建筑业的新发展。
本书首先从建筑电气的概念和设备入手,论述了建筑电气的基础理论,接着对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理念与基础进行了一一论述,对此背景下的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基础和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设计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对建筑的综合布线、智能照明
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的设计一一做了分析,并且对智能建筑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和建筑能效的智能化管理设计进行探索。本书旨在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的技术理论进行研究的同时,对相关的实践应用进行指导,注重理论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其目的是更好的提高专业人才的技能。本书可为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ISBN: 978-981-5138-27-6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

前 言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展,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局部地区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但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匮乏、环境容量小,加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以及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长期累积效应,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有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还十分突出,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基层环保工作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因此,需要从环境监测抓起,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只要监测
工作扎实有效,我们的环保事业将会日新月异,社会经济也会更加健康、快速发展。
本书分为九个章节,从技术、方法等角度对土壤、空气、水等环境要素的监测的各个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和方法,从而为中国环境监测和保护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ISBN: 978-981-5138-32-0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