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Home > Books
Author
Title
Subject
Year

水利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其设计理念和河道工程治理方案对于保障水资源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水资源环境的日益变化,水利工程设计理念和河道工程治理方式也在不断革新和完善。 水利工程设计理念不仅关乎工程的实用性和经济性,更涉及工程的生态效应和社会影响。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强调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尊重自然规律,注重生态保护与修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水利工程设计不仅追求防洪、灌溉、发电等传统功能的最大化,还注重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以及水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河道工程治理作为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恢复和维持河道的自然生态功能,提高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河道工程治理不仅要解决当前面临的洪涝灾害、水质污染等问题,还要注重长远效益,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精心施工,实现河道的可持续发展。 本书系统阐述现代水利工程设计理念及其在河道工程治理中的应用。从水利工程设计的历史演变、现代特点到生态理念、技术创新与安全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再结合河道工程治理的规划、设计、技术以及管理与维护等关键环节,全面展现水利工程设计理念与河道工程治理的最新成果和前沿趋势。

ISBN: 978-981-5326-93-2 Date of Publication: 2025
More

水利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对于促进农业灌溉、防洪排涝、水力发电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并非易事,它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环境的挑战,同时还需要严格的施工管理来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地质勘察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石,是确保工程安全与稳定的首要步骤。通过深入细致的地质勘察,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工程区域的地质构造、岩土性质以及地下水状况,从而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有效规避潜在的地质风险。而施工管理则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另一大支柱。它涉及工程的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工程按照既定的计划和质量要求进行。良好的施工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工程的建设效率,还可以降低工程成本,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与施工管理的复杂性与重要性,掌握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技能,为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与高效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ISBN: 978-981-5326-30-7 Date of Publication: 2025
More

林业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及建设领域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林业有害生物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林业部门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且针对林业有害生物制订了相关的有效应对措施。在此过程中,我国林业部门不仅建立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队伍,还加强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为有效解决林业有害生物问题提供一定的保障,对全面提高我国林业资源的产量和质量具有良好作用。但在实践中,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还存在人才缺乏、监测预报能力不足等具体问题。为此,林业部门应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并注重多元化防治措施的有效落实,及时彻底地灭杀有害生物,为我国林业健康和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本书分为八章,从预防和治理的角度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阐述,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和方法,从而为我国林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ISBN: 978-981-5182-58-3 Date of Publication: 2025
More

特种设备压力管道作为工业生产和能源传输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及改造检修等各个环节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安全挑战。因此,加强特种设备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与检测技术研究,对保障管道安全运行、预防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围绕特种设备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与检测技术展开,系统阐述了从设计、制造、安装到运行维护、改造检修的全过程安全管理要求,以及压力管道无损检测、超声导波腐蚀监测、长输管道检验检测等关键技术的原理、方法与应用。通过深入分析压力管道安全管理的组织体系、责任制、制度建设、教育培训及安全文化等内容,为构建科学、系统、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还详细介绍了多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旨在提高压力管道缺陷的发现率、准确率及检测效率,为管道的安全评估、维修决策及预防性维护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全面了解特种设备压力管道安全管理的最新理念和技术进展,掌握压力管道检测与监测的关键技能,为提升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贡献力量。

ISBN: 978-981-5327-42-7 Date of Publication: 2025
More

中药,在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与用药原则。其四气五味、归经等性能特点,更是为药物的选择与应用提供了精准指导。在中药的分类与鉴定中,我们见证了植物、矿物等自然资源的巧妙利用,以及现代科技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炮制作为中药制备的关键环节,不仅影响了药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更在毒理控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中药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则是确保中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日益深入,其在方剂中的应用也愈发精准,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中药制剂与剂型的不断创新,以及生产过程优化控制策略的实施,更是为中药的现代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广泛实践,不仅验证了其独特的疗效与安全性,更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中药将继续在传承与创新中前行,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技的不断推动下,中药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桥梁,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ISBN: 978-981-5325-88-1 Date of Publication: 2024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