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机电安装正朝着大型化、自动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安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人力、物力,有效的利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来完成机电安装工程,已经成为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机电设备安装及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编写了本书。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广泛听取了机电安装工程现场专家的建议,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相关文件的要求,遵循了“理论教学以应用为主,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加强实用性的案例内容,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机电安装过程,机电安装具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机电安装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书是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及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方向的著作,本书从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概述入手,针对机电工程项目的概念及其特点、机电工程项目的阶段和建设周期、工程项目管理与机电工程项目管理的任务、机电安装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明细进行了分析研究;另外对管道工程、电气工程、电梯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做了一定的介绍;还剖析了基于PDCA循环的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体系构建、基于BIM的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以及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等内容;旨在摸索出一条适合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及安全风险管理的科学道路,帮助其工作者在应用中少走弯路,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效率。对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及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能源匮乏与环境承载能力弱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问题更显突出。因此,节能降耗既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又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我国已经明确将节能降耗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火力发电厂在电力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主要发电企业之一。而随着社会日益增加的用电需求,火电厂的生产压力也不断加剧,这也给火电厂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造成了影响与压力,因此火电厂必须做好电力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工作,维持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火力发电既是二次能源的生产行业,又是一次能源的消费大户,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趋势及其能耗状况将在宏观层面对我国的一次能源利用战略产生重大影响,在火力发电企业中应用节能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火力发电企业必须抓住机遇,通过实施各项节能技术,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特别是燃煤发电效率,对节约资源、改善环境、促进经济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火电厂运行过程中坚持节能降耗的原则,能够从多方面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增长,创造出更多的经济财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书密切结合我国火力发电与节能减排技术以及运行实际,介绍了火力发电机组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内容包括锅炉本体节能技术、锅炉辅助设备节能技术、火电主机设备节能技术、烟气脱硫节能技术、节能减排的SIS系统设计及火力发电厂节能优化系统,同时也介绍了火力发电厂事故预警管理与应急救援以及运行管理改进对策,本书论述严谨,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新颖,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增长不断提速,工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自然资源过度损耗、耕地减少、土地退化、全球气候恶化、地球臭氧层破裂、生物多样性锐减、工业发展制造和排放的大量污染物等已成为跨地区跨国界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越来越阻碍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而这些问题和危机的解决,都有赖于环境学和生态学理论的指导和技术支持。
环境监测是指连续或者间断地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性质、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以及对环境影响的过程。环境监测的基本目的是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水平、效应及趋势。环境监测制度是实施环境保护法律的重要手段,是环境保护执法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
由于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具有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和耗资大等特点,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倡导的主旋律。保护全球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
本书紧密结合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内容以现行的国家标准为依据,力求反映当前国内外的发展水平。书中还解释了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利用以及发展,书中涉及内容广泛,对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作者撰写本书时参考的大量书籍和文献已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在此对参考文献的作者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尽管本书撰写力求做到内容新、观念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但由于作者精力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使之更臻完善。
环境检测对环境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环境检测是环境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环境工程建设的设计、改扩建以及科学研究、社会商品的生产、环境执法、减少污染总量等方面都有的积极的促进作用。重视环境检测工作,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需要日益受到关注。
环境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可以促进环境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检测水平,提升环境工程建设质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推动型的发展。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落后,只有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
鉴于此,无论是对于环境工程进行检测方面还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来说,对当前的社会与经济发展都是势在必行。本书是一本关于环境工程检测实践与可持续发展的专著,针对环境工程检测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够为有需要的读者提供可借鉴的内容。
化工设备基础是支承和固定化学工厂设备的结构体,其主要任务是将设备可靠稳固地固定在设备基础的相应部位上,将设备的恒荷载、活荷载和设备动荷载传给地基,不产生危害设备运转的地基沉降、位移和振动,不影响人员对设备的操作和正常生产工作,并满足设备正常运转的全部要求。大型化工设备基础由于使用环境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设备基础,在设计中要全方位考虑,必须考虑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并考虑防爆、防火和地震等不可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否则会引起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或设备安全稳定性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化工企业产品生产条件多为高温、高压、复杂介质条件、高技术含量的,其原料及产品又大多为剧毒、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物质,因为化工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要求企业生产运行的基础(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就要非常高。离开了设备,或者说离开了可靠的设备,企业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设备运行的可靠与否就决定了企业生产的正常与否。
本书主要对化工设备安全与设计基础进行研究与探讨。化学工艺生产制造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生产特点和应用的设备特性决定了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性。加强设备管理,重视设备安全,对化工企业来说显得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