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Home > Books
Author
Title
Subject
Year

水既是重要的自然环境要素,又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条件。21 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战略问题是一个关系人类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随着当前工程勘察和测量工作的不断向前发展,水文地质勘查的重要性不断地凸显出来。在实践之中加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和水准,有着重大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水文地质勘查为其他工程施工的基础,所以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全面的明确和细致地分析水文地质勘查过程之中的迫切需求,加强对自然条件、地质状况、含水层情况以及地下水位情况等的分析,以更好地制定出科学化的工作方案,不断地实现工作的改革。

本书分为九个章节,从方法和实践等角度对水文地质勘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和方法,从而为中国工程勘察测量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ISBN: 978-981-5134-85-8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

前 言

市政基础设施是指市政部门管养的城市道路、桥梁(含人行天桥)、隧道(含人行地下过街道)、排水管道(含雨污水及合流制管道)、河道(堤防)、泵站(污泵站)、水闸(含水坝、拦污栅)、污水处理厂、路灯(含亮化照明)等设施。市政设施基础是充分发挥城市载体功能的先决条件,也是发挥城市综合功能的基础,是城市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防灾、救灾的必要保证,所以管理和养护好市政基础设施将直接体现城市的管理水平,对城市人民的生活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城市市政设施包括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燃气、环卫、防灾等各类市政设施以及各类市政管线,对于提供城市能源、水资源供应,保持城市环境卫生,保障城市安全等方面非常重要。与此同时,污水设施、环卫设施、变电站等也具有一定的邻避效应,对周边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而管理和养护好市政基础设施的先决条件是掌握全面、科学、准确的市政基础设施资料,这些资料不仅决定市政养护部门的业务管理水平,同时还将影响政府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与预算。地下化建设是加强城市
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重要手段,探讨如何积极开展市政设施地下化开发利用,可以有效促进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
市政基础设施资料主要依靠行业管理部门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数据普查采集获取。本书旨在对智慧城市地下市政设施的普查技术进行详细研究,针对智慧城市地下市政建设,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并对智慧城市市政普查技术展开详细探讨,为有需要翻阅该方面资料的读者提供可参考的内容。

ISBN: 978-981-5138-95-5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

众所周知,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使用,进而为人们带来众多的便捷,避免发生一定的水灾害。在水利水电实际施工过程中,将阀门合理地安装到河道或渠道上,使其能够有效地调节水位、控制水流量,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能够有效实施。相同地区的水利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同时还能够相互制约。与此同时,单项水利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要考虑相关的综合因素,各工程之间不仅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会出现相应的矛盾。因此,水利工程在建设的前期必须从多方面考量,才能够制定合理、高效的施工方案。

水利水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随着我国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中国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施工项目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

本书包括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管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施工安全管理、水利水电工程老化病害及其防治等内容,详细地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本书可以为我国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科学合理地进行施工项目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ISBN: 978-981-5138-33-7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

众所周知,水利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水利工程不仅门类多,如水库工程、堤防工程、闸门工程、调水工程等;而且其建设周期长,一般的水利工程建设期大概需要十余年,并且水利工程参与单位众多,包括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管理单位等。但是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影响其运行安全与效益发挥的因素,主要是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因此,如何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过程有效的监管是水利工程建设安全以及工程运行安全的重要保证。

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是促进我国水利发展的重要途径。水利信息化建设,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和水事处理的效率和效能。

水利工程信息化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型研究课题,主要涉及水利、通信、信息、控制、计算机及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实现目标是利用先进实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水情自动测报技术、自动化监控监测技术、视频监视技术、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实现对水库工程的实时监控、监视、监测及管理,基本达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管理水平。

对于水库的运行和管理建立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实现水库科学运行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和平台。通过选取性能可靠的软硬件和系统开发,采用现代计算机监控的各项技术手段,对大坝安全监测、水雨情、闸门监控、视频监视、办公自动化各子系统进行有机集成,实现资源共享、科学调度,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充分发挥水库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书主要内容就是在总结信息化技术应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水库工程建设经验,对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主要包括水利工程概述、水利建设工程项目的现代化管理、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云平台的建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评价及策略以及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ISBN: 978-981-5138-49-8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

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施工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成本及进度,关系到百年大计。因此,为了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必须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入手,强化管理技术的创新,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具有组成多样化且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众所周知,进行施工管理的目的在于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在有限的时间里,组织高效率的施工,以最小的成本建成质量合格的水利工程,并使施工单位获得合理的收益。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对于整体工程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相关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对这部分给予一定的重视,根据实际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和实际需求不断改进方案和技术,在确保水利水电整体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促进树立水电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必须正视其中金属钢结构等方面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防微杜渐,只有在思想上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不断提升施工管理中解决问题的管理水平,切实落实责任制,严格按照施工管理要求及相关制度处理金属结构施工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才能推动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和金属结构施工全过程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从而确保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ISBN: 978-981-5138-55-9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