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Home > Books
Author
Title
Subject
Year

水利工程能够帮助城市抵抗洪水,同时还能够给城市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水资源,帮助改善城市水环境,成为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生存保障设施。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帮助水资源的再一次开发和利用,满足了人们对属于水资源的需求,能够有效推动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非常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很多因素影响水利工程施工发展,因此需要在施工中建立科学有效的施工规划,开展完善的施工管理工作,才能够确保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水利工程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建设之一,不仅能够有效的保护地区的水源,还能够在雨季到来之后,保护地区的农业,抵抗洪灾、减少干旱带来的损失,还能够让地区经济发展达到可持续。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质量控制不到位,导致施工中出现不同的问题,为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需要完善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与其他行业相比,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复杂,需要考虑的方面和影响因素很多,需要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利益和存在的矛盾,我国对水利施工管理方面的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制定目前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使得各类问题层出不穷,豆腐渣工程也频频出现,所以,优化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提升项目建设施工质量已成为至关重要的发展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监督和关注。

ISBN: 978-981-5012-48-4 Date of Publication: 2021
More

在社会进一步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兼顾现代化与城市保护,是当代城市先进性的评价标准。目前,在中国非完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使许多旧的城市结构和历史文化遗存,被“城市现代化” 的脚步无情地踩得粉碎, “建设性破坏” 成为破坏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最主要的因素。城市的迅猛发展使得任何被动的、理想化的和静态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方法都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由此在呼吁加强国家整体保护意识,建立完善的保护制度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深入研究保护理论,以灵活有效的保护方法面对在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走的是一条传统的城镇化道路,其资源环境代价大,城镇化质量低,不协调、不和谐和不可持续性问题突出。从城乡关系角度看,这种传统的城镇化是一种典型的城乡分割型城镇化。中国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以及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接轨仍面临诸多障碍,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很大。发展城乡一体化是必走之路。未来的重点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种新型城镇化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其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本、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城乡一体、文化传承。走新型城镇化之路,必须突破传统的城乡分割思维,把城镇化置于城乡一体化的框架之下。在新的背景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资源均衡配置是重要前提,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是根本保障,城乡共同繁荣和一体化则是基本目标。城市的繁荣不能建立在农村的衰落基础上,城镇化的红利应该在城乡居民间共享,城市病与农村病应该统筹兼顾、共同治理。
        由于本人经验不足,文章可能存在错漏,望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ISBN: 978-981-5012-27-9 Date of Publication: 2021
More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现代设备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完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所带来的影响程度也明显增大,有时不仅仅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往往还会带来灾难性的事故,其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发展机械故障诊断,并进行有效、合理的实施,对于掌握设备的状态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防事故于未然,消灭事故在萌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另外,在降低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中,以降低设备的维修费用,作为降低企业成本的一个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各企业共同努力的方向。尤其是对于设备日益老化的工程养护单位,机械设备维修费用的降低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降低机械设备维修费用,是设备管理者所面对的一个现实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机械设备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成为现代企业提供经济效益的手段。机械设备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在设备操作过程中一旦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就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下滑,甚至因为机械设备带来人身安全事故。因此,企业必须加大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培养技术人员的素质,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机械设备的简便管理,提高机械设备的操作简易性,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机械设备朝着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ISBN: 978-981-5012-14-9 Date of Publication: 2021
More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公路和铁路交通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隧道作为公路和铁路线上的重要建筑物,无论是隧道修建长度、断面大小,还是施工技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数量最多、施工难度最大、发展最快的国家。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有着流动性强、临时设施多、施工工序复杂、工作环境恶劣、施工灾害风险高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有着很高的安全风险。加之公路建设队伍规模急剧扩张,水平参差不齐,其风险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安全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在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事前预防﹑ 超前控制上,抓好每一件小事,重视每一个细节,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严、做实、做到位,向精细化管理要安全。

ISBN: 978-981-5012-36-1 Date of Publication: 2021
More

建筑工程“劣质化” 泛滥带来的两大社会矛盾。首先,社会需求优质化与工程质量劣质化的矛盾。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质量和服务有了更高的期望值,然而全国工程质量的水平并没有跟上社会需求的质量水平,社会需求的优质化与工程质量劣质化之间的矛盾正逐步扩大。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建筑工程方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大量生产能力闲置,商品房严重过剩,烂尾楼随处可见。
       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科学性是本文理论探讨的归宿。长期以来,建设工程管理都是基于实践经验的管理,重实践经验,轻理论研究,重技术的符合性,轻管理的科学性,重行政命令干预,轻经济手段调节,其结果必然形成质量发展的忽高忽低。根本原因是没有把建设工程质量内在规律性研究透,没有把对其实施监督管理的理论机理搞清楚。分析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的本质特征,探讨工程质量政府监督过程中的行为规律,揭示工程质量形成的内在投入产出关系,就需要对监督管理体制、机制、行为、阶段监督管理和分部监督管理进行系统研究,形成监督与管理两个层次完整的体系,为监督管理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科学性提供理论借鉴。

ISBN: 978-981-5012-58-3 Date of Publication: 2021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