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Home > Books
Author
Title
Subject
Year

建筑是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它既是实用的实体,又包含了具有代表性的美学价值,体现出功能与形式、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工程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建筑过程中复杂而又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建筑物的安全性、使用性能、经济性及外观等有着直接影响。建筑结构是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三类结构体系,主要研究一般房屋建筑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原则、结构构件受力特点及破坏形态、简单结构构件的设计原理和设计计算、建筑结构的有关构造要求及结构施工图等内容。因此,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作,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备严肃、认真和负责的工作态度。优秀的结构设计师,不仅需要树立创新意识,建立开放的知识体系,还需要不断吸取新的科技成果,从而提高自己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本书主要研究建筑结构设计思维与实践,本书从建筑结构设计基础介绍入手,针对混凝土楼盖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另外对剪力墙结构设计、建筑钢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做了一定的介绍;还对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本书可作为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建筑学等本科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以及供从事土木工程技术的专业人员学习、参考。

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参考资料以及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鉴于时间较为仓促,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一些谬误之处,因此恳请广大读者、专家学者能够予以谅解并及时进行指正,以便后续对本书做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

ISBN: 978-981-5173-61-1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

农业大水漫灌、调蓄水能力减弱、雨水快排等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利用效率低下,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另外,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农业节水和面源污染防控是解决水安全问题的核心焦点。因此,紧扣灌区高效节水、面源污染防控和生态化建设开展科技研究和应用实践是解决我国水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我国“节水优先”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针对面源污染防控问题,我国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技术研究和工程示范,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缺乏同灌区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相结合,造成推广应用和工程长效运行困难。科学地将节水、减排、净污等技术和生境改善措施耦合于灌区工程建设之中,形成整体的工程体系和运行调控平台,就能实现面源污染防控工程的实施和长效运行。

灌区工程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家重要的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灌区传统的灌溉技术导致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所以为了有效的节约水资源,需要充分的利用降水和土壤水,在保证农作物增产及不减产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措施来对其进行适时适量的浇筑,实现灌溉的经济性,提高环境效益。利用节水改造工程,可以有效的确保灌区农作物的增产丰收,确保土地资源的效益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水资源节约和水污染治理是我国水安全保障的重大战略性需求。在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农业用水量占水资源总量 60% 以上。同时,农业大水漫灌、调蓄水能力减弱、雨水快排等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利用效率低下,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另外,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农业节水和面源污染防控是解决水安全问题的核心焦点。因此,紧扣灌区高效节水、面源污染防控和生态化建设开展科技研究和应用实践是解决我国水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我国“节水优先”实施、“水十条”落实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ISBN: 978-981-5170-89-4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

社会科学承载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与自然科学一样,一旦为公众所掌握,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

社会科学普及是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传播社会科学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公众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重要手段;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社会科学普及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转化的重要手段,是让社会科学走向社会和公众的有效途径。社会科学普及是采用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需要在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方面承担重要职责,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传播与普及实践活动,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科普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科普文化服务均等化,可以更加广泛地向社会和公众传播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方法、思想、精神;同时,通过推进科普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形成公益性科普事业和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的发展体制,丰富科普文化产品,满足公众多样化的科普需求,提升科普文化服务的整体能力。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需要并且也可以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贡献。

本书尝试从传统科学普及到科学传播进行研究,对我国科技传播与普及实践进行总结。书中首先分析了科学普及的概述、形式及载体,接下来研究了科学普及信息化传播、科学传播普及的多维视角、科学传播中的知识性与技能性,最后阐述了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科学传播与新兴媒介。本书可供科技传播与普及管理工作者、实践工作者、理论研究者以及科学技术工作者、科技管理工作者、科技新闻工作者、科技服务工作者、大众媒体从业者、科普设施从业人员、科学技术类专业的师生了解科技传播与普及参考使用。

ISBN: 978-981-5170-74-0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全国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都为山地区域,有近一半的城镇处于山地环境之中。山地城市往往经常被江河、冲沟、山谷等地貌分割,且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造成交通出行的诸多不便,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山地城市的发展。 因此,建立一套安全、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 对山地城市的建设和山地城市人民的生活至关重要。

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山地城市的建设也展开了新的篇章,而在应对山地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建设时,设计者也遇到了不小的困惑,在复杂、 苛刻的内外部条件下,往往显得束手无措,或索性照搬平原区设计经验,致使山地城市道路与山地城市建设的实际需求脱节,没有与山地城市很好地融合,给城市建设、自然环境、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为了更好地发挥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推动作用,有必要对山地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与方法进行探讨。总之,山地城市道路设计需要设计者更为灵活、更加细致的设计理念,才能使道路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建设有机结合, 从而给山地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ISBN: 978-981-5045-51-2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

我国经济正在迅速地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化工企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但是化工产业是一种高风险、高参数、高能量的科目,因此而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会日益增多,而且会表现出较高的灾难性,同时化工产业具有突发性和频繁性的特点,其风险的发生没有规律可循。化工产业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售的各个环节,都涉及了相关的危险因素,这主要和化工产业自身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在某一个环节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将是巨大的,无论是在人员上带来的伤亡,还是在财产上造成的损失,都会为我国的经济和和谐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分析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当前,化工企业的生产直接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化工产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化工安全生产存在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应该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化工企业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结合实际分析所存在的问题,突出解决措施,从而更好保证化工生产的安全性。为了进一步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应该充分发挥化工生产技术管理的作用,重视化工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所以,技术管理对于控制和降低安全问题非常重要。

本书旨在对化工技术与企业安全管理研究,化工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有着更为危险的生产环境,其所用生产原料,不乏易中毒、易燃、易爆等特点。若不能良好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则可能埋下种种安全隐患,进而演变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受损,内部员工及周边群众出现伤亡的情况,损坏企业形象。因此,为了实现化工企业的蓬勃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更多助力,就需要不断优化安全管理工作。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并据此探索了相应的优化策略,旨在提高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成效,助力企业发展。

ISBN: 978-981-5173-50-5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