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Home > Books
Author
Title
Subject
Year

人类建造水利工程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从我国的都江堰引水灌溉工程到古罗马的城市供水系统 ,再到如今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通过修渠建坝成功控制洪水 ,利用水资源灌溉、发电已经成为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利工程的特殊性 ,它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一旦工程失事就会面临毁灭性的灾难。如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水利水电事业也在迅速发展。我国适宜修建水利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已为数不多 ,水利工程逐步开始在地质条件较差地区修筑。与此同时 ,水资源保护问题日益严重。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设计与水资源保护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中小型水利工程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洪涝灾害等问题 ,但也存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难点。因此 ,要加强政策引导和体制机制建设 ,推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 ,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加强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构建协同治理机制,共同做好水资源保护与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

ISBN: 978-981-5170-18-4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

地震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具有突发性、难预测性和毁灭性 ,地震灾害带来的破坏会制约社会经济长久稳定发展。我国是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地震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主要是由于建筑物的破坏所导致的。总结历次地震震害经验表明 ,对现有建筑进行抗震鉴定 ,对不满足鉴定要求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 ,是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有效措施。我国既有建筑面积达 800 亿平方米,其中不少建筑建成年代久、材料性能劣化、防灾能力低下 ,亟待需要鉴定和加固。当前 ,我国城市发展逐步由大规模建设转向建设与管理并重发展阶段 ,既有建筑改造与城市更新已然成为重塑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建设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既有建筑结构进行加固设计可以增强建筑的稳固性 ,进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稳定社会发展 ,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首先对既有建筑的相关概念进行介绍 ,从民用建筑结构的鉴定、建筑结构裂缝的鉴定和建筑结构火灾后的鉴定三方面展开 ,对既有建筑结构可靠性的鉴定进行研究分析。其次介绍了既有建筑结构的鉴定与加固 ,内容包括基础工程的鉴定与加固、钢筋混凝土鉴定与加固、砌体结构鉴定与加固、钢结构鉴定与加固等。最后基于建筑结构加固新技术阐述了既有建筑安全性改造技术、BIM 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以及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技术。

本书广泛吸收了国内外优秀教材与最新结构检测鉴定和加固的研究成果 ,具有体系完整、内容全面、适应面广等特点。在编写过程中 ,本书努力做到内容深入浅出 ,力求考虑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和加固的最新成果和观点。由于编者水平有限 ,加之编写时间仓促 ,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 ,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ISBN: 978-981-5170-06-1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

随着世界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劣,低碳经济才开始为世界所全面普及。低碳经济就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运用诸如制度革新、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方式来改善石油煤炭等高碳能源的消耗,从而降低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力图达到一种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社会发展状态。煤矿的绿色开采技术正是基于低碳经济的背景所产生的。我国作为世界煤炭大国,每年世界前三位的煤矿开采量与生产量必然会带来矿区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所以重点研究绿色开采技术,打造带有循环性的绿色环保经济工业产业带是我国煤矿资源开采产业的必经之路。

本书分为九个章节,从多个角度对煤矿绿色开采经济效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和方法,从而为中国煤炭能源开采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ISBN: 978-981-5168-60-0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

近年来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 ,大数据技术成为各行各业的热门话题 ,其强大的数据存储、处理、分析能力和发掘数据价值的技术手段 ,使得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测绘地理信息技术 ,作为为地理空间信息提供基础数据的关键技术之一,也在这种潮流下迎来了机遇与挑战。

众所周知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地理空间信息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于一体的系统。在 GIS 系统中 ,地理空间信息被用数字方式表达 ,并与相应属性信息一起构成空间数据集。同时 ,地理信息系统也包含大量的空间分析功能 ,能够通过专业的分析处理手段 ,发掘数据背后的深层含义 ,为正式决策提供可靠的支撑。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则是 GIS 的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技术通过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有机结合 ,以地球表面为研究对象 ,获取、处理、表达地球上的各种空间信息 ,从而为 GIS 系统提供地理基础数据 ,为决策提供准确 、可信 、可靠的地理信息支撑。

近年来 ,随着时空数据的迅猛增长和多源数据的融合 ,GIS 技术已经出现了向大数据技术融合的趋势。GIS 大数据 ,顾名思义 ,是将 GIS 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有机结合 ,在 GIS 数据库中通过分析海量的空间数据集和非空间数据集来进行信息挖掘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从地理空间数据中挖掘更深层次的知识和规律 ,发掘大数据中蕴藏的巨大潜力 ,为实现决策制定 、资源管理 、环境监测等提供更为科学 、有效的手段。

基于所述 ,将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大数据理论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大数据的融合。首先 ,我们将探讨两项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基础理论 ,并分析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其次 ,我们将介绍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在实践中的应用 ,包括智慧城市、物流、环境监测等领域。此外 ,我们还将探究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大数据融合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前景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展望。希望通过系统地研究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大数据的融合,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ISBN: 978-981-5170-04-7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

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工作力度的不断提供,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朝向绿色节能发展,建筑项目施工对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广泛应用就是建筑工程施工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现如今,装配式建筑构件预制与安装技术已经成为建筑项目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技术实施对于混凝土构件以及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很有必要针对装配式建筑构件预制安装施工技术进行更加细致、更加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我国目前正处在快速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城镇化率大约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不断提高,城市住房需求大量增加。但目前传统的建筑方式存在着建筑能耗较高、资源能源消耗较大、工程质量和安全方面存在问题较多、建筑市场劳动力成本逐渐升高、资源短缺、建筑业科技含量较低、生产效率较低等问题。这就要求变革传统的建筑生产方式来满足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力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工作势在必行。

本书旨在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预制与安装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目前,影响我国装配式建筑技术质量因素有很多,这些问题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影响到了我国建筑企业施工工作开展,同时更直接影响到日后使用安全性,所以,责任重于泰山,理应得到全社会关注。

ISBN: 978-981-5152-59-3 Date of Publication: 2023
More